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视频,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專題 >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 正文
綿陽:醫療“微改革”撬動健康“大民生”
发稿时间: 2024-08-29 09:00    来源: 綿陽日報


  原標題:創新“3123”機制,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綿陽:醫療“微改革”撬動健康“大民生”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看同一種病,跑不同的醫院,以前的片子和化驗單到另一家醫院不認,需要重新排隊、重新繳費、重新檢查……這樣的遭遇,很多患者都遇到過。

  綿陽聚焦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實施一系列醫療“微改革”,創新“3123”(3個導向、1套標準、2條渠道、3項保障)機制,推進醫檢互認機制,有效破解群眾醫療費用高、服務效率低、重復檢查多等問題,全方位滿足群眾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截至目前,全市各醫療機構線上線下累計互認檢查檢驗結果超37萬余人次,直接節省醫療費約6000萬元,群眾人均就醫時間縮短2小時以上。

  一次檢查多次認 患者盡享醫改紅利

  8月24日,市民陳先生到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門診就診。主治醫生在詢問其病史并查體后,判斷陳先生需要進行胸部CT薄層平掃及三維成像。

  此時,檢查檢驗結果信息互認平臺跳出提示:一天前,該患者在三臺縣人民醫院已做過該項檢查,符合互認要求。主治醫生隨即調取了陳先生之前的檢查報告,僅這一項,就為其節省了440元檢查費。

  “以前看同樣的病,換一家醫院,即便剛做完檢查也會因為檢查結果不互認,而不得不排隊重新做檢查?,F在,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省錢又省心。”陳先生對這項改革舉措非常滿意。

  像陳先生一樣,享受醫改紅利一次檢查多次認的患者還有許多。目前,我市64家醫療機構已成功接入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平臺,實現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覆蓋,并向基層衛生院延伸。

  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平臺,實現醫學檢查檢驗信息的高效互通共享。目前,市域內互認項目從最初的107項擴展至161項,其中,影像檢查項目擴展到80項、臨床檢驗項目擴展到81項。同時,互認項目每年都會更新,持續提升其豐富性與可及性。

  截至目前,全市各醫療機構線上線下累計互認檢查檢驗結果超43萬余人次,直接為群眾節省醫療費約6000萬元,患者人均就醫時間縮短2小時以上,還實現互認結余留用醫?;穑保埃玻比f元。

  嚴把技術關質控關 確?;フJ結果準確安全

  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是一項涉及多種因素的“難題”,不同醫院是如何控制檢查檢驗結果質量的呢?據介紹,必須嚴把技術關、質控關,還要有穩定信息平臺支撐。為此,我市搭建起全省首個線上互認平臺,依托全民健康信息互聯網平臺,新增“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模塊,由各級醫療機構上傳檢查檢驗數據,主動彈窗提醒醫生查閱并反饋互認情況。

  為此,市大數據中心建成“城市智腦”影像云平臺,向醫療機構提供影像互認數據存儲、共享等服務,實現醫療機構之間醫學檢查圖像資料聯通共享,有效解決影像檢查結果互認“無片可閱”的問題。對暫未接入線上平臺的醫療機構可根據患者攜帶的符合互認條件的檢查檢驗報告開展互認,并在病歷中留存,同時基于“影像云”平臺云膠片功能,患者出示電子版云膠片也可用于線下互認。

  “我們以各種方式鼓勵互認,但也并非所有的檢查檢驗都‘一刀切’的只做一次。如果出現病情變化,檢查檢驗結果與患者臨床表現、疾病診斷不符,需進行重新檢的;檢查檢驗結果在疾病發展演變過程中變化較快的;檢查檢驗項目對于疾病診療意義重大的(如手術、輸血等重大醫療措施前);患者處于急診、急救等緊急狀態下的;涉及司法、傷殘及病退等鑒定的;其他情形確需復查的,則需要重新檢查。”市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李曉林說。

  “微改革”撬動“大民生” 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檢查檢驗結果的互認,是我市以互認“小切口”撬動健康“大民生”的一項“微改革”舉措,是民生福利,是進一步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的有力抓手,更是推進推動城鄉醫療服務同質化、規范化、標準化和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不僅是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市衛健委還持續聚焦“三快、四優、五好”,即就診快、檢查快、入院快;“四優”包括“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優、“信用就醫”優、“一次掛號管三天”優、“智慧服務”優;“五好”是指門急診設置好、咨詢服務好、預就診服務好、診療服務好、隨訪服務好等持續深化醫療“微改革”。

  下一步,我市將加大改革力度,在持續深化醫療“微改革”的基礎上,繼續探索實施健康惠民服務舉措,進一步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記者 彭雪 何茂松)


 

    編輯:郭成



        <button id="ykm4w"></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