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鎮中心衛生院中醫館
重華鎮衛生院在重華小學開展“八段錦”教學活動
戰旗小學“本草”中草藥種植園
“呀!我種的這棵石斛發了一個新芽!”“快看!我這株玫瑰也快開花了!”……戰旗小學圍墻邊小花園里洋溢著歡聲笑語,同學們正在查看自己種植的中草藥長勢情況。這個別樣的小“花園”是戰旗小學打造的中醫角——戰旗小學“本草”中草藥種植園地。
近年來,江油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把傳承創新有機融合作為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通過打造中醫館、中醫閣、中醫角、評選名中醫等舉措,讓中醫藥文化“活起來”“旺起來”“潮起來”。
□王鳳麗 劉子晗 文/圖
創新特色服務
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青蓮鎮中心衛生院中醫館中醫理療室內安靜雅致,藥香四溢,床位一字排開,被藍色的布簾隔開。中醫科醫務人員正熟練地操作中醫診療設備,為幾名患者進行艾灸、針灸、拔罐等。良好的就醫環境、聲名遠揚的好口碑,讓該中醫館成名副其實的“明星”科室。
近年來,江油以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為引領,以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中醫藥服務為出發點,大力開展基層醫療機構中醫館建設,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讓廣大患者從診療環境、就診方式、服務態度等方面,切實感受到極具傳統文化特色的中醫藥服務。
目前,江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實現全覆蓋,100%的村衛生站建有中醫閣,并配備了針灸器具、艾灸架、蠟療機、電針儀、中醫定向透藥、牽引床、三維腰椎牽引治療床、紅光無煙艾灸儀、穴位離子透入儀、空氣動力治療儀等中醫診療設備,形成了中醫藥文化氛圍濃厚并相對獨立集中的中醫服務區。
中醫館、中醫閣的建設繼承和發揚了中醫藥文化特色,極大地改善了衛生院中醫藥服務環境。
為進一步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中醫服務需求,江油依托自身中醫醫療資源優勢,創建中醫特色醫療服務機構,大力推進中醫綜合服務項目進社區,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群眾提供多元化的中醫醫療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中醫藥防病、治病服務。
開展中醫“六進”
厚植中醫藥文化沃土
近日,重華鎮衛生院開展的“八段錦”進校園活動走進重華小學。“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聽著“八段錦”音樂口令,300余名師生跟著重華鎮衛生院中醫科醫生姚嘉麗,時而徐徐起立,時而舉手仰頭,張弛有度、柔中帶剛的一招一式,彰顯出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
“八段錦”是從北宋流傳下來的一項健身活動。動作舒展優美,體勢古樸高雅,猶如一幅絢麗多彩的錦緞,因功法共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八段錦”是中華傳統養生文化中的瑰寶,是中醫養生功法之一,有強身健體、怡心養神、防病治病的功效。
中醫藥文化是在中華傳統文化的土壤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色和精華。近年來,江油以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為引領,深入開展中醫藥文化“六進”活動,挖掘中醫藥文化的精神內涵,充分發揮其作為中華文明寶庫“鑰匙”的獨特作用,加大中醫藥文化保護傳承和傳播推廣力度,推動中醫藥文化貫穿國民教育,融入群眾生產生活,為健康江油建設注入中醫藥文化動力。
多措并舉,豐富宣傳載體。江油下發了《江油市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實施方案》,在江油政務網、“健康江油”“江油市中醫醫院健康服務”等微信公眾號開設“我們的中醫藥”專欄,大力弘揚傳播中醫藥文化,厚植江油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文化沃土。
加大培育力度
夯實中醫藥人才支撐
“榮譽既是一個新的起點,更是一種激勵。激勵廣大醫務工作者永葆學習中醫藥知識的熱情,激勵中醫行業的從業者身體力行去推廣和宣傳中醫文化,讓中醫藥更好地服務群眾。”在第四屆“江油市名中醫”授牌儀式上,獲得“江油市名中醫”稱號的江油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李洪斌激動地說。
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第一要素。近年來,江油堅持實施人才興衛、人才強衛戰略,持續加大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名醫、名家培樹評選,引進名老中醫、招考高校畢業生、招聘業務骨干等方式,充實中醫藥人才隊伍,為中醫藥強市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啟動“名中醫”評選,培育優秀中醫藥人才。目前,江油現有中醫類別執業(助理)醫師498人,市中醫醫院中醫類別醫師占本機構醫師總數比例達60.7%;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類別醫師占本機構醫師總數比例達25%以上;全市中醫藥類別高級職稱人員76人;省、市名中醫33人。
近年來,江油以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以“名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為抓手,以群眾對中醫藥的滿意度為目標,通過名中醫評選、中醫知識技能競賽,在醫療、教學、科研等方面進行傳幫帶,打造特色鮮明的中醫服務品牌,助力醫院中醫專科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株小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一縷藥香跨越古今……中醫藥發展任重道遠。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擦亮中醫文化瑰寶,為健康中國建設助力;傳承中醫藥文化、弘揚國藥精粹,江油正孜孜以求、不懈探索……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