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群眾就近看病更有“醫靠”
江油做強做優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
醫生為患者檢查病情
“聽說這里醫療條件、醫院環境好,醫護人員技術高,所以專程從平武來這里治病。”近日,來自平武縣豆叩鎮的村民陳仲雙由于慢阻肺來到江油市武都鎮中心衛生院進行治療。
近年來,江油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進一步優化鄉村衛生機構布局,進行資源深度整合,依托調整后的片區中心鎮衛生院,以二級綜合醫院標準,建設青蓮鎮、厚壩鎮、武都鎮和新安鎮4個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進一步方便百姓就近看病,讓群眾在家門口更有“醫靠”。
上級醫院“傳幫帶” 全力提升基層醫療技術水平
掛號繳費、排隊取藥、電子叫號……走進武都鎮中心衛生院,各項工作井井有條,門診大廳整潔明亮,讓人很難想象這是一家基層衛生院。
“腳以前腫過沒有?”“吃過利尿的藥沒?”來自江油市人民醫院的中醫科主任余友杰正在武都鎮中心衛生院帶隊查房,他耐心與病人交流,不時結合病例為隨行醫務人員講授臨床醫療知識。
2021年,武都鎮中心衛生院與江油市人民醫院簽訂對口支援協議,通過多點執業的方式,對衛生院進行“傳幫帶”,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增加診療科目,此外,江油市人民醫院還對衛生院醫務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培訓,提升群眾就醫體驗和衛生院整體水平,讓群眾看病不再“舍近求遠”,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療機構的專家服務。
“為推進城鄉醫療融合發展,我們通過推廣先進的、專業化、規范化的醫療方案,醫療專家‘傳幫帶’,讓更多百姓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減少轉診轉院,促進武都醫療次中心建設。”余友杰說。
“通過上級醫院的‘傳幫帶’,衛生院醫務人員醫療技術有了很大提升。”武都鎮中心衛生院內科主治醫師王華華說:“在上級醫院專家的指導下,我們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進一步了解了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消化系統疾病的醫療方法。同時,通過上級醫院的指導,我們還學到了更多新技術。”
在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中,武都鎮中心衛生院積極從學科人才引進和醫療設施設備配置方面著力,精心打造骨科、中醫康復科、內科等一批具有區域優勢的特色專科。目前,該中心業務輻射江油北片區4個建制鄉鎮以及平武部分鄉鎮。
完善基礎設施 提升醫療衛生次中心服務能力
近幾年,新安鎮中心衛生院被江油市人民政府確定為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單位之一,該院通過改建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深入推進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創建,進一步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感。
利用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契機,新安鎮中心衛生院自籌資金230余萬元,爭取省級財政衛生健康專項補助資金100萬元,改造急診科、放射科、手術室、公共衛生科等6個業務科室,購置CT、12導聯心電圖、全自動生化儀等醫療設備,醫院內外環境得到很大改善,設施設備提檔升級,醫院面貌煥然一新,醫務人員和患者滿意度得到持續提升。
“以前我們醫院基礎設施條件差,遇到棘手的病人都不敢接,現在醫院內外環境美了,設施設備也跟上了,還有大醫院的醫生給我們做技術后盾,我們可以放手干了,病人再也不用往遠處跑了,就近就能看好病。”新安鎮中心衛生院醫生徐彬感嘆道。
新安鎮中心衛生院作為東片區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集“醫療救治中心、急救中心、技術指導中心、人才培訓中心和公共衛生中心”五大中心于一體,承擔起雙河、戰旗、大堰三個鄉鎮衛生院人才培訓、技術指導等職能。
根據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要求,新安鎮中心衛生院自籌資金22萬元,打造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服務示范室、數字化預防接種門診。切實履行片區醫療衛生次中心職能,每季度對片區單位和轄區村衛生站開展基層醫療和公共衛生培訓指導,每年不少于一次急診急救培訓演練。通過對責任片區開展培訓指導,促進片區單位協同發展,共同進步。2023年,新安鎮中心衛生院基本公共衛生年度考核排名江油第一。(吳勇 甘敏 強容華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