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速度 搶訂單 優環境
三臺:鉚足干勁忙生產全力以赴開新局
鞋廠工人忙生產
開年以來,三臺各地鉚足干勁抓產業、抓項目、忙生產,持續做優發展環境,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全力以赴開新局,為全年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項目建設提速度增效益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新年伊始,三臺牢牢圍繞產業發展,扭住項目建設“牛鼻子”,一個個新項目順利落地,一批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不斷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市重點項目安吉納體育(四川)數字化產業園施工現場,部分工人正在清理建筑內垃圾,進行設備設施安全檢查。“提前做好各項施工準備,等工人全部返崗后立即開工。”項目負責人葉茂介紹,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后勤保障大樓、生產指揮大樓主體封頂,即將進行二次砌體施工,整個項目預計今年5月全面完工,移交使用。
安吉納體育作為國際國內足球鞋服裝備研發、生產的翹楚企業,2022年落戶三臺便實現年產量200萬雙,2023年更是達到了400萬雙,隨著訂單量的不斷增加,現有廠房已不能滿足生產需求。2023年3月,該公司投資30億元的安吉納體育(四川)數字化產業園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公司總經理助理葉峻銘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將擁有8條國際標準制鞋生產線、40條全智能成衣生產線及全智能化倉儲,實現年生產鞋類500萬雙、運動服飾1000萬件的產能,年產值達17億元,帶動勞動就業2000余人。
在老馬鎮龍頭山村水網工程(一期)建設工地,工人正在安裝倒虹管,現場忙碌有序。“從初八就開始上班了,今年建設任務時間緊,早點上班時間就更充裕。”現場工人說。
據介紹,三臺縣水網工程(一期)項目建成后,將初步構建起縣級水網體系,進一步提升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集約利用與優化配置、河湖生態保護治理等能力和水網智慧化水平。
為確保各重點項目加快推進,三臺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問題,為項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要素保障,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
工業企業擴產能拓市場
“今年春節,我們滿負荷運轉,生產不停。”正月初八,在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四川三臺劍門泵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聲隆隆,工人們忙碌在數字化生產線前,嚴格按照生產要求,趕制訂單。
據了解,去年,該企業先后投資800余萬元建成了全市首條鑄造砂型3D打印生產線,每天可生產鑄造砂型3噸。“在智能化的助推下,我們減少了模具制造時間,極大地縮短了新產品開發周期,鑄件廢品率從原來的10%降低到1%,節約新產品開發成本40%以上。”企業生產主管李麗介紹說。
訂單需求旺,企業生產忙。開年以來,劍門泵業陸續接到多個發動機企業的水泵訂單上千臺,為高質量完成訂單,春節假期,該企業不停產,保持正常生產狀態,90%的員工選擇留守崗位。李麗告訴記者,春節假期,加班員工的工資是平時的3倍,除了一線員工外,生產管理干部也輪流值班,確保生產有序進行。
鞋服紡織產業是三臺的重要產業之一,如何讓鞋服紡織產業發揮更大效益?今年以來,該縣以產業提速推動效益提質,加快將農業優勢人口優勢轉化為工業優勢產業優勢,全力推動產業延鏈強鏈。
大年初八,位于古井鎮的錦鴻鑫鞋業舉行了熱鬧的返崗儀式,員工全部返崗,大家干勁滿滿,快速投入到生產中。“我們的訂單已經接到了6月份,將完成300萬雙運動鞋的產量,主要銷往歐美10多個國家。”公司經理韓姍說,因員工大部分來自三臺本地,返崗首日就有超過90%的員工投入崗位,2024年公司計劃生產600-700萬雙運動鞋,年產值達7億元,實現納稅1700萬元。
近年來,三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努力打造要素聚集的“磁場”、企業發展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如今,該縣高端紡織服裝產業園成為首批四川省“5+1”重點特色園區,鞋服紡織產業集群有望發展為百億級規模。
三臺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表示,三臺將集中力量培育壯大大健康食品醫藥、高端裝備及新型材料制造和鞋服紡織產業,強支撐、添措施,支持企業達產增效、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搶抓時機大力招商,全力抓好工業經濟穩開局工作,力爭打贏首戰,提速晉位。
助企惠企出實招見實效
在綿陽市臻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內,一組組鋰電池順著流水線被組裝成電池組。“目前,日產能達到10萬只,一年產值近5個億。”該公司總經理楊帆介紹,公司自投產以來,訂單不斷,70%的產品出口歐美、澳洲等地。
據了解,目前,該公司已搭建組裝流水線10條,每年可生產3000余萬只鋰離子電池和50余萬組鋰離子電池組,產品廣泛應用于電動車、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
談到公司落戶三臺,楊帆感慨不已:“這都得益于三臺優質的營商環境,在各方面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增強了發展信心,堅定了我們在三臺建設新能源電池產業園的決心。”
政企協力、干在實處。新年伊始,為支持企業積極開拓市場、搶抓訂單,開足馬力釋放產能,三臺印發了《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推動2024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的若干措施》,對2024年一季度產值較去年同期增加3000萬元(含)以上、產值增速高于全市規上工業平均水平、開票收入同比增長5%(含)以上的規上工業企業,根據產值增量貢獻情況,給予單戶最高6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同時,實施項目并聯審批、容缺審批,加快項目審批進度,推動工業項目早開工、早達產。
據了解,三臺縣財政整合各類資金1500萬元,用于兌現2024年一季度企業激勵政策。同時,加大對農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對參加“綿品出川”、農博會等活動拓展銷售市場和品牌宣傳的參展企業給予一定補貼。
除了加大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力度外,三臺縣對工業企業融資、創新創業、對外合作方面的服務力度也將加強。同時,還將加強助企紓困工作,完善工業企業(項目)服務專班、企業困難問題分層級協調解決、企業服務雙評價等機制,收集企業困難問題并積極解決,持續加強行業安全生產管理、抓好工貿領域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綠色低碳發展。(劉玉明 柳洪濤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