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美與共攜手行 繪就城鄉新畫卷
——江油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①碧水環繞的江油城區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冬日的江油城鄉處處生機盎然,充滿活力。
從依山傍水、功能齊全、獨具特色的城鎮,到交通便利、環境整潔、生活舒適的農村;從企業密集、功能集約的產業集聚區,到規模生產、特色鮮明的農業示范園,城鄉基礎建設與公共服務融為一體,產業布局與區域功能相互銜接,農村與城市的邊界逐漸融合,城市與鄉村融為發展的共同體。
近年來,江油以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功能,提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加快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著力打造生態文明、生活宜居之城。
②環境優美的建南幼兒園
以“城”為動力 推進城市品質再升級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涪江兩岸燈光璀璨,金外灘跨涪江人行橋如一輪圓月從江心冉冉升起,給人行橋廣場增添了許多光彩,前來休閑的市民絡繹不絕。
金外灘跨涪江人行橋項目是江油的重點民生工程,該橋是連接中壩街道、三合鎮的重要紐帶。2023年7月,金外灘跨涪江人行橋完工投用,不僅為涪江兩岸群眾出行提供了便利,還以高顏值成為江油的城市新地標,一時間圈粉無數。
“從這邊到對岸上班,以前要十多分鐘。現在橋通了,從橋上過去只需要幾分鐘,太方便了。”家住江油城區的韓斌高興地說著自己的通行體驗。
城市因環境而靚,生活因品質而美。近年來,江油圍繞城鄉建設總體部署,按照“工業強市、文旅興市、開放活市、生態美市”的城市發展理念,以建設宜居、宜游、宜商、宜業的生態文明城市為目標,打造金外灘跨涪江人行橋城市新地標,其獨特的“故鄉明月”造型成為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催生城市活力。
大力實施城區一批骨干道路“建、改、通”工程,西環線、南一環、邀月路等20多條市政道路交織成城區交通網,城市道路暢達,出行環境便捷。
聚焦城市品質提升,扎實開展“口袋公園”、綠化增彩、景觀提升等行動,山青水美地綠的宜居城市環境逐步形成,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寬闊整潔,一處處公園景色秀美……
通過“三年棚改攻堅”行動、城建攻堅和老舊小區改造,不斷改善民生福祉。近七年來,江油累計投入資金3.867億元,改造老舊小區519個、房屋1135棟,惠及住戶35371戶,有效提升了城市宜居品質和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如今,江油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路一街的變化是城市品質提升的見證。江油在加速蝶變中,更新出城市新景象、發展新空間。
③青林口古鎮桃花園
以“鄉”為重心 繪就美麗鄉村新面貌
在青山綠樹的映襯下,有著“江油麗江”之稱的二郎廟鎮街道整潔干凈,古色古香的川西民居別具一格,一撥一撥的游客在這里休閑游玩。
“以前廁所是旱廁,東西亂堆亂放,環境衛生差,經過這幾年的提升治理,房屋改造了,道路硬化了,現在村里生活環境越來越好,感覺和城市沒啥差別。”云集村村民霞永桂開心地說著現在農村的變化。
在城鄉融合發展的加持下,如今的二郎廟鎮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相繼獲得四川省衛生鎮、綿陽市級文明城鎮、四川省生態鎮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江油嚴格按照“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治理有效、鄉風文明”的要求,扎實推進“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星級農家樂打造等,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江油堅持規劃引領,合理優化村莊和農房空間布局,提升農村危房改造質量,讓村民“住有所居、住有所安”,讓鄉村“留住青山、記住鄉愁”。
2023年,江油深入開展以清除農村生活垃圾、清潔農村水源水體、清理畜禽糞污、改造農村廁所、改變生活習慣和提升村容村貌為主題的“三清兩改一提升”行動,新(改)建農村戶廁927戶,惠及6個鄉鎮9個村;清潔村社、河湖垃圾,清理廢舊宣傳物品、違章搭建物,依法拆除農村“空心房”、廢舊農房和殘垣斷壁42處,建設最美家庭、最美庭院235戶,農村風貌和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美麗鄉村成為江油靚麗底色。
如今,漫步江油鄉村,一幢幢造型別致的新農宅掩映在綠樹中,一條條寬敞的鄉村路延伸到村民家門口,一股股清澈的自來水通到農家廚房……一幅城鄉融合、美美與共的畫卷徐徐展開。
④金外灘跨涪江人行橋
以“融”為途徑 加快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能夠在鄉鎮衛生院完成這樣高難度的手術,解除群眾病痛,我感到很欣慰!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為78歲患者完成右側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微創手術后,厚壩鎮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骨科主任毛勇舒了一口氣。
毛勇從醫18年,早就期待衛生院基礎設施提檔升級,以便完成更多急難險重的手術,讓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醫。
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中,江油依托現有中心鎮衛生院基礎,集中人、財、物重點投入和打造,統籌整合區域醫療衛生資源,建設縣域醫療救治中心、急救中心、技術指導中心、人才培訓中心和公共衛生中心5大中心,為基層醫療強基。
隨著各項社會保障制度與城市對接,江油的城鄉公共服務逐步走向均等化,解決了村民教育、醫療等問題,讓群眾生活越來越幸福,毛勇的愿望也得以實現。
涪濱幼兒園、建南幼兒園等一批公辦幼兒園竣工投用;新安鎮義新社區入選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厚壩、武都、青蓮等鎮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通過省級驗收,縣域內就診率達93.5%;改擴建義務教育學校28所、公立醫院5家、養老機構10家,全市教育衛生養老資源更加優質均衡……
醫療均等化、教育均衡化,有力的公共服務保障讓江油人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如今的江油,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無縫對接”,正以高質量的城鄉融合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王鳳麗 江油融媒體中心供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