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們認真審議報告,踴躍發言(綿報融媒記者 任明勇 攝)
□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新期待凝聚力量,新使命催人奮進。1月4日,參加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帶著全市人民的期盼與重托,滿懷喜悅與激情,分團審議市政府工作報告、法檢“兩院”工作報告等。
上午9時,在各代表團會議室內,代表們談感受、提建議、話遠景,現場氣氛熱烈,都希望將政府工作報告中描繪的美好藍圖變成壯麗實景。
跋山涉水,齊勇代表從平武而來,他成為全市400余名出席代表中的一員。他要代表人民行使至高無上的權力。“教育是綿陽的一張名片,希望繼續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
“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客觀,特色鮮明,催人奮進。”“數說成績,報告簡潔有力。”……議報告、謀發展、話民生。
“在過去的一年里,全市上下克服高溫極端天氣以及疫情防控嚴峻形勢,齊心協力奪取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各項經濟指標躋身全省前列。”在蒲浪濤代表看來,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微觀數據也有宏觀站位,有頂層設計也有具體落實。
鮮活的數字、非凡的成績、清晰的目標、有力的措施呈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交通投資超百億,新增高速通車里程超百公里,重點儲備項目超百個。”譚譜代表則用“三個百”概括了2022年交通工作“成績單”,“奮進2023年,還要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打好交通大會戰,為人民群眾爭得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咬定發展不放松。”黃駿代表言簡意賅。他表示,“平武要以‘萬千百’工程為總抓手,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惠民生補短板、保安全防風險、爭先進提士氣,奮力實現‘一年有起色、三年有突破、五年大變樣’。”
政府工作報告中,談“五市戰略”,談發展,談民生,代表們從中找到了自己關心的答案——
杜義祥代表的答案則關于創新與人才。“希望加強環西南科大、科技智谷‘兩大組團’周邊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提質改造。”杜義祥表示,同時在“兩大組團”人才引進上下功夫,出臺針對性政策,對內發掘激勵存量。
王靜代表用筆在政府工作報告上著重標出“推動文化繁榮興盛”這句話,她看到了文旅發展更加光明的前景。“當聽到將聚焦白紅綠文旅IP,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時,內心激動萬分。”
王靜作為一名來自北川石椅羌寨的基層代表,她帶著石椅羌寨群眾的心愿而來。“2022年,石椅羌寨群眾在黨委、政府的大力關心支持下,完成了產業道路配套、文化氛圍營造和農家樂提檔升級等工作,旅游收入較去年增長了百分之二十。希望能進一步加強對北川文化旅游的推介和宣傳,拓寬宣傳渠道,加大對外宣傳營銷力度,讓更多游客到北川旅游,讓更多的文旅產品走出去。”
信心決心在傳遞,奮進力量在匯聚。
在各代表團會場內,觀點碰撞,迸發出智慧的火花;思想激蕩,凝聚起前行的力量,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對外開放等“熱詞”頻現。
“科技轉化是科技與經濟結合的核心內容,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環節,是提升綿陽創新體系效能的關鍵。”在朱焰焰代表看來,通航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在綿陽尤其在北川很有特色,建立了飛行學校、研發制造及航空運動三大板塊產業集群,是科技和產業的聚集地。
“南郊機場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勢在必行!”鮮躍輝代表表示,要實現“開通國際口岸,培育綿陽機場在成渝世界級機場群的骨干作用”的發展目標,南郊機場應按“十四五”末年吞吐量600萬人次、“十五五”期間年吞吐量800萬人次的發展目標預留空間。
藍圖已經繪就,重點已經明確。“提出‘支持安州創建天府旅游名縣’,這既是市委、市政府對安州的殷切期望,也是我們難得的發展機遇。”胡斌代表表示,安州區要以“城鄉體系”攻堅筑牢底部支撐、以“產業體系”攻堅夯實經濟基礎、以“開放體系”攻堅釋放動力活力,加快打造“一極三地一中心”,加快建設全省經濟生態強區。
一個個真知灼見,肩負責任與使命;一句句金玉良言,直面機遇與挑戰。走出會議室,不少代表還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交流,畢竟有太多的感受想要表達。
“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確保新時代新征程綿陽現代化建設開好局起好步,信心不可動搖,干勁不能松懈。”宋雪敏代表的話,引起不少代表的共鳴。
編輯:李志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