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二三”“白紅綠”“新三國”——
三組詞讓大家對綿陽有更新更直觀認識
綿陽靚麗名片在廈門市民中引發熱議
“這里,我想用‘一二三’、‘白紅綠’、‘新三國’三組詞來介紹綿陽。讓大家對綿陽有一個更新、更直觀的認識。”
6月15日,以“綿陽之約智享未來”為主題的中國(綿陽)科技城廈門推介會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酒店舉行。四川省委常委、綿陽市委書記曹立軍在致辭中現場向與會嘉賓推介綿陽,娓娓道來、金句連連,全場掌聲不斷。
本次推介會是在落實黨中央“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戰略部署大背景下,開展的一次充分展示中國科技城形象的推介活動,是綿陽市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開展“走出去”交流合作,堅決打贏經濟穩增長硬仗的具體行動。
張少群是福建泉州東亮企業副總裁,企業總部在福建泉州,主要經營紡織鞋業、文旅地產和環保機械等,這次受邀專程到廈門參加中國(綿陽)科技城廈門推介會。他認為,推介會對綿陽“一二三”“白紅綠”“新三國”的概括十分形象生動,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天讓我認識了一個全新的綿陽,一定要去那里看一看。”張少群說,他從未去過綿陽,之前對綿陽的了解也只局限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參加這次推介會才了解到,原來綿陽在歷史文化、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方面還蘊藏著如此豐厚的底蘊和實力,這也勾起了他對綿陽的極大興趣,一定要去綿陽看一看,同時也希望和綿陽企業開展合作。
立達信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楊育夫說:“之前對綿陽了解不多,但知道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這次從會場外的高精尖‘綿陽造’工業產品展示,到會場內的熱情推介,讓我們對綿陽的優勢特色、科研力量有了更全面詳細的了解,尤其是聽到綿陽有18家國家級科研院所、30名兩院院士、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深刻感受到‘國之重器’背后的綿陽力量。”
推介會上,西萊(廈門)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曾鳴仔細聆聽致辭,很有感觸。“以前出差有路過綿陽,也聽說過綿陽的一些歷史文化、紅色基因,我們企業在四川有投資合作項目,剛剛聽了綿陽的推介,深入了解了綿陽的科技實力、重點產業等,沒想到還有那么多厲害的‘綿陽制造’,以后有機會要去看看。”
讓中國讀懂綿陽,讓綿陽走向世界。本次推介會還通過新華社現場云、新華網等國家級媒體和潮前智媒、看廈門等廈門主流媒體,以及四川觀察、川觀新聞、綿陽觀察等川內媒體進行了同步網絡直播,引來數十萬網友觀看、熱議。
“中國科技城,‘兩彈一星’精神傳承地,綿陽了不起!”
“國寶熊貓、‘國之重器’,國字號產品,綿陽‘新三國’愛了愛了!”
“我是四川綿陽的,我為家鄉自豪。”
……
(綿報融媒特派廈門報道組)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