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區青義鎮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近日,記者在走訪涪城區青義鎮龍鋒村時,發現村里多了個名叫青義鎮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的地方。這里人來人往,有租借農機的、有收取快遞的,繳納醫療保險和水電氣費的,有了解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水果保險怎樣理賠的,還有讀農技書的……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彭雪 文/圖
記者在該服務中心看到,有商家代售農機,還引入了農機協會、農機專業合作社為百姓提供租售及服務。對于季節性農資,中心還可統一議價,組織農戶拼團采購農資,降低成本。據了解,這個農業化社會服務中心是青義鎮按照“供銷社+鎮+村集體經濟+農民專合社+企業”模式共建的村級供銷合作社,龍峰村以閑置房400多平方米入股,共同成立農業公司負責運營。服務中心建設有農資農機租售廳、便民服務超市、文化培訓室、活動室等,因地制宜逐步提供農資銷售、農機租售、農業技術服務、百貨超市、金融、保險、家電維修、快遞收發、網絡通訊等多樣化服務。
“我們轄區農業資源豐富,于是,我們整合了綿陽農資批發市場資源,由他們提供農機購買、租賃、農資團購、維修等社會化服務。同時,依托中心集成農業農村、銀行、保險等部門政策、信息資源,為百姓開展線上線下服務。還提供議價、統一采購、集中供應、配送到田服務;在技術方面,通過校地共建、行業扶持、龍頭帶動組建農業技術服務團隊,提供各類農技培訓、技術問診等服務;與涪城建行合作建設‘裕農通’金融服務點,使農民足不出村即可享受貸、匯、繳等金融服務;提供農業保險服務。同時,中心還接入涪城區鄉村振興社會化服務中心‘智農云服’等網絡信息資源,充分使用縣域為農公共服務平臺,結合自身情況在供應與需求、生產與市場之間搭建對接平臺,引導生產、流通、金融等資源合理配置;與郵政等部門協商開展快遞收發業務,打通農村電商服務‘最后一公里’;提供水電氣網費代繳等便民利民服務。”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
“有了這個服務中心,我們購買農藥種子、取快遞、交醫保、辦貸款都方便了。而且,這里還可以租農機,購種子等。”正在繳保險的村民蘭樹蓉說。村民吳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買一個微型耕地“鐵牛”需8000至1萬元,還得請師傅操作。現在有了這個服務中心,里面的耕地“鐵牛”只需花120元/畝就能租回家用,還包括了操作師傅的費用;如果自己耕地,只需80元/畝搞定,省錢又方便。“你看,這里面電動噴霧器、水稻收割機等各種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都可租賃,而且大家都能承擔得起。還有蔬菜、水果等各種優質種子,真的好方便!現在我們和住在城中心一樣,買東西、網上購衣購菜什么的在這個服務中心就能拿,繳納保險、取錢也不用往城里跑。一句話,政府給我們辦了件大好事!”53歲的村民李榮激動地說。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