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采摘黃金木耳
綿陽新聞網訊 炎炎夏日,平武縣高村鄉黃金木耳種植基地,上百個大棚內的黃金木耳長勢喜人,迎來了采收季。日前,記者在基地內看到,一個個成熟的黃金木耳如同一塊塊發光的金子一樣,依附在修剪整齊的青杠木棒上,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采摘,現場一派豐收的景象。
黃金木耳,因其顏色金黃,又稱黃木耳,含有豐富的脂肪、蛋白質和磷、硫、錳、鐵、鎂、鈣、鉀等微量元素,是一種營養上佳的滋補品。由于金耳的滋補營養價值優于銀耳、黑木耳等膠質菌類,因而成為一種理想的高級筵席佳肴。
據了解,金耳與銀耳同屬一科,因此,在種植上也都屬于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常年需要大量的人工進行種植管護。基地負責人蘭定斌向記者介紹,黃金木耳基地季節性用工高達上千人次,直接帶動當地數十戶群眾就業。
“大棚建在家門口,對我們來說,一年到頭都有活干,從栽種、管理到采收、晾曬都參與,一個月有2000多塊錢的收入。”正在基地勞作的脫貧戶柳安銅高興地說:“這一塊塊金黃的木耳就是幫助我們老百姓實現增收致富的‘軟黃金’!”
事實上,收獲的背后,總有不為人知的付出。為了成功種植出黃金木耳,早在多年前,蘭定斌就前往云南等地進行考察、學習。回來后,又結合當地氣候地理條件和黃金木耳的生長習性,進行試驗性種植,在試種成功后,引進母種開始大規模種植。
“在政府的引導支持下,我們總共在高村鄉流轉土地30余畝,今年雖然是初次收獲,但黃金木耳長勢喜人。”蘭定斌告訴記者,目前他收獲的黃金木耳主要賣到云南等地,市場需求量大,基本上供不應求。由于營養價值高,黃金木耳價格也從鮮貨的120元一公斤,到烘干之后的800元一公斤不等,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金鑰匙”。(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任露瀟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