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馬望蜀”廣為流傳
公元212年,劉備智取涪水關,一路北下西進,在涪縣境內大戰劉璋兵馬,取勝之后占據涪縣。此后,劉備軍隊以涪縣為駐扎地,據涪圖川,向劉璋發起決戰。
坐鎮成都的劉璋令劉璝、張任等諸將統領五萬大軍,連夜增援雒城。經過在涪縣幾個月的休整和糧草準備,劉備再次下令全軍開拔,攻打雒城。不料在白馬關遇伏兵偷襲,龐統身死落鳳坡,劉備痛失軍師,無奈,只得撤兵退回涪縣,重新整頓兵馬,等候時機再戰。劉備令全軍不可在涪水河邊扎營,僅派少量士兵駐守縣城,其余大部兵馬在涪江西畔地勢較高的丘陵臺地(今園藝山上馬社區附近)駐扎。公元213年,劉備夜襲雒城取勝,此后一路勢如破竹,占領西川,建立蜀漢。
相傳蜀漢建立之后,劉備常常回想起當初立馬望蜀之情景,故而把踏石上馬揮軍出兵之地,命名為“上馬”,代代相傳沿用至今。“‘劉備取道上馬,攻伐成都,建立蜀漢’的故事廣為流傳,這也是我們上馬新村名字的出處。”上馬新村居民袁天松介紹說,在不同歷史時期,“上馬”的名稱有所區別,分別為上馬鋪、上馬大隊、上馬村等,2003年“村改居”后正式成立上馬社區。
上馬創業,馬上創新
記者在上馬望蜀苑看到,街道兩旁種類繁多的美食可以滿足好吃嘴們的各種口味,三國文化主題3D行道畫、壁畫、名人雕塑等嵌入街道的每一個角落,身處其中,有一種時空穿越的交錯感。尤其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璀璨奪目的店鋪和來往如織吃著特色美食的市民,讓上馬望蜀苑有了另一番風景。
2018年4月,上馬社區啟動改造項目,其中打造一條獨具特色的商業街區成為重點。這也是上馬社區發展的一個轉折點。
上馬社區副書記蒲鍵鐘是土生土長的上馬人,大學畢業后,為了建設家鄉,他回到了從小生活的地方。他說:“現在的社區和小時候天差地別,社區環境美了,隨著商業街的打造,老百姓參與分紅,生活也富了起來,幸福感洋溢在臉上。”
“1800多年前,劉備由此創立蜀漢,而位于科技城新區腹心地帶的上馬社區便借歷史典故,提出了‘上馬創業,馬上創新’的雙創發展思路,力爭實現上馬‘人人有業就,戶戶有商經’,推出了‘上馬望蜀苑’歷史文化商業街項目。”蒲鍵鐘介紹說,根據劉備當年“取道上馬,攻伐成都,建立蜀漢”的民間傳說,取“得隴望蜀”之意思,將街區命名為“上馬望蜀苑”。
文化+產業+旅游
2018年,按“文化+產業+旅游”模式,通過改造提升,以三國文化為底蘊,上馬望蜀苑歷史文化商業街被打造了出來。資料顯示,商業街總投資約6000余萬元,總建筑面積10800平方米,共11棟新亞洲風格建筑,集主力餐飲、三國文化展示為一體。
2019年9月13日,上馬望蜀苑開街迎客,瞬間成了網紅打卡地,越來越多的綿陽人和外地游客去上馬望蜀苑,吃美食、品文化,感受綿州安逸慢生活。
社區還根據上馬三國遺跡和典故編撰了《上馬故事》,并且排演了《上馬故事》大型實景劇,在當地居民的演繹下,將觀眾帶到金戈鐵馬、馳騁沙場的三國時代。
蒲鍵鐘說,接下來,社區還計劃分期分區域將上馬社區打造成以三國文化為內核,餐飲、文創、休閑、零售為載體的文創潮流街區,持續擴大集體資產規模、增加社區居民收入,讓社區居民共享治理發展成果。
千年的風云變幻,當年的金戈鐵馬早已不復存在,以三國文化為底色的上馬望蜀苑應運而生,成為綿陽特色街區之一。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鄭金容/文 陳冬冬/圖)
編輯:譚鵬
戀上一條街愛上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