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今年6月,三臺縣蘆溪鎮棗河村的一個小山上,聚集了綿陽及周邊10多家生豬養殖企業的負責人,國家區域生豬種業創新中心項目暨1200頭共享公豬站正式開工。
作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2020年,三臺縣生豬出欄、能繁母豬存欄量位居全省第一。在我市建設“種業強市”的戰略中,三臺縣以“建設西部生豬種業高地”為目標,從產業鏈中游向上游進發。
“作為來自農業大縣三臺的基層黨代表,我感到備受鼓舞、干勁十足。”彭麗華說,近年來,三臺縣鮮明提出“一個主導產業、一個重點園區”,圍繞麥冬、生豬、藤椒、糧油、蔬菜的“3+2”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成了國家、省、市、縣級現代農業園區15個,成為全國唯一一個“一縣雙國園”,有效帶動了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全縣生豬出欄、油料總產穩居全省第一,糧食總產全省前三。
“微塵雖小,亦可成丘。”對于下一步工作,彭麗華表示,哪怕自己只是筑造種業強市戰斗堡壘的一顆微塵,但無數顆微塵的匯聚,定能發揮出大能量。“我將肩負起更多的責任感,積極投身生豬種業創新中心建設,解決制約生豬種業發展“卡脖子”問題,助力三臺以國家生豬種業創新中心、國家油菜制種基地縣為引領,打造中國西部生豬種業高地、長江中上游油菜制種第一縣,為綿陽建設國家種業強市貢獻更多力量。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靈越 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