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堅持創新引領,實施“五市戰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經濟快速增長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
重點做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1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科技創新先行區,以高水平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全力保障國防建設
深化院(校)地合作及服務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爭創新一屆全國雙擁模范城
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實施
加快建設重點領域創新特區試驗示范區、創新示范基地
推進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攻關10項以上
●廣泛匯聚創新資源
高效運營“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爭取涪江實驗室納入天府實驗室序列組建天府產業技術研究院啟動建設涪江科創港
力爭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20家以上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出臺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若干措施
力爭轉移轉化科技成果150項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20億元
推動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牽頭組建西部科學城技術交易聯盟
加快建設核醫療健康產業園、激光技術應用產業園、航空與燃機產業園
●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完善用好“人才十條”“科創十條”“金融十條”,推動“科技—產業—人才—金融”良性互動
力爭新引進人才3萬名以上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
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加快創建國家級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
2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筑牢高質量發展產業支撐。▼
●發揮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
以園區為載體做強工業,力爭園區規上工業企業集聚度提升1個百分點以上
推動11個國省級園區在同類園區中晉級升位
深入實施“產業強鏈補鏈延鏈”行動,力爭四大特色優勢產業產值占比提升2個百分點以上、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5%
前瞻部署新一代信息技術(6G)、空天、氫能、前沿新材料等未來產業
爭創質量強國標桿城市
●提檔升級做大現代服務業深入實施服務業賦能融合計劃,以消費為重點做大服務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
爭創省級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力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超1.25萬億元
全面融入大九寨、大熊貓、大蜀道、大遺址文旅體系
●穩步發展現代農業
以“三品”為引領做優農業,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8%確保糧食總產量47億斤以上,生豬出欄360萬頭以上升星晉級省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以上,培育農業鏈主企業3家以上
力爭新培育國省級農業品牌5個以上
●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出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爭創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組建數字產業集團
3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加速釋放高質量發展巨大潛力。▼
●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出臺抓項目謀劃的若干措施
加快推進335個省市重點項目建設
開展工業項目年行動
開展服務業項目投資年活動
規范政府投資運行管理
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激發有潛能的消費
謀劃開展“消費促進年”系列活動500場次以上
穩定和擴大傳統消費,培育壯大新型消費
高水平舉辦第二屆中國(西部)健康食品博覽會
常態化推進“綿品出川”“綿品七進”活動
培育創建省級消費創新發展引領縣
●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
啟動“綿陽好物”海外推廣計劃力爭進出口實績企業330家以上實質性推進綜合保稅區擴區
組建國際班列公司,籌建“一帶一路”國際班列綿陽組貨基地
4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持續激發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抓好國有企業改革,提高國有企業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更大力度推進財政改革,持續加強財源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改革
●主動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
以加快推動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協同發展為載體,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主動參與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經濟聯動
●提高開放合作水平
全力推進綿遂內鐵路綿陽段建設
力爭九綿高速全線通車
力爭開通國際臨時航線1條以上
高水平辦好第十二屆科博會
常態化開展“三推”活動
組建招商公司、招商聯盟
力爭新引進5億元及以上項目超120個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五大行動”
發揮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作用
提升免申即享比例
優化拓展“綿企通”政企服務平臺
5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拓展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60個、棚戶區(城市危舊房)1323套
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實施“兩江四岸”提升改造三年行動
●全面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深入實施縣城提能“四大行動”實施縣城精修細補十項民生工程優化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考評激勵機制推動涪城區、江油市在全國百強縣(區)趕超進位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加快建設市域副中心
●提升鄉鎮聯城帶村節點功能深入推進鄉鎮(街道)抓經濟發展激勵試點,探索“鎮園合一”有效路徑
爭創國省級農業產業強鎮2個以上、省級百強中心鎮3個以上
支持有條件的中心鎮建設縣域副中心完善鄉鎮場鎮公共基礎設施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培育省級示范村50個、市級示范村100個支持石椅村爭創國家鄉村振興示范村
開展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達標建設
力爭集體經濟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村達900個、100萬元以上的村達70個
抓好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
6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厚植高質量發展綠色本底。▼
●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確保完成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細顆粒物(PM)年均濃度目標
加快建設“無廢城市”
持續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打贏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收官戰
●切實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高質量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建成運營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綿陽基地
分步推進全域幸福河湖建設,打造全國山區型自然河流幸福河湖芙蓉溪樣板
●全面推進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
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因地制宜開發盆周山地風電資源
爭取隴電入川特高壓直流工程布局綿陽穩步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7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突出就業優先導向
確保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5萬人以上、城鎮新增就業4.7萬人以上
深入實施最低工資保障和企業工資指導線制度加強就業困難人員托底幫扶
●兜牢民生保障底線用心用情用力辦好省市民生實事穩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爭創全國嬰幼兒照護示范市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
力爭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7.8%
促進義務教育更加優質均衡
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信用就醫擴面提質
確保圓滿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
加強自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支持綿陽市博物館、李白紀念館爭創國家一級博物館
8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守牢高質量發展底線。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重拳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推動“保交樓”項目全面如期交付
●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爭創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
持續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動,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深入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建設
完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綿陽
成功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牢記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抓落實”重要要求,發揚斗爭精神,勇于自我革命,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動政府自身建設展現新氣象、開創新局面。
●筑牢政治忠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各方面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最鮮明特色和最根本要求持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
●堅持依法行政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深入推進行政權力公開和政務公開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提高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水平
●提升政府效能
穩步提升“一網通辦”能力
加快建設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和“無證明城市”
嚴格管理論壇、展會等活動
加大重點工作督查督辦力度
●加強作風建設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省市轉變作風規定及其實施細則落實“四下基層”制度
發揚“新、快、實、真、嚴”優良作風
堅定不移推進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
真抓實干、擔當奮進,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奮力譜寫新時代新征程綿陽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記者安達福/整理)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