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謝艷 宋德平
2025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5),近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綿陽本土企業四川天鏈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興通訊推出的海外版“Tina”人形機器人首次亮相。
展會現場,“Tina”不僅能夠與參觀者進行自然流暢的對話,還能主動邀約拍照、贈送禮物等,動作流暢自如,憑借其高度智能化和交互能力,迅速成為展會上一大焦點。
“‘Tina’有71個自由度,接近實際人體三分之一的自由度,是全球自由度最高的人形機器人之一,它集成了多模態大模型的邊緣算力,能夠實時交互、多語種識別,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園區巡檢,比如智慧小區、智慧安防、展廳導覽等需要更多交互的場景中。”四川天鏈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顏進告訴記者,人形機器人自由度越高,能夠完成的動作越復雜,對通信的要求也越高。中興通訊在5G、邊緣算力、大模型方面具有行業獨特優勢。公司通過與中興通訊合作,以人形機器人高度靈活的本體,結合中興的大模型,深度開發海內外客戶,提前鎖定相關市場。
“在展會現場,我們已經收到了不少意向訂單。”顏進表示,未來,人形機器人將部署至家庭、養老院等陪伴場景當中。
作為土生土長的綿陽企業,天鏈機器人以其核心創新力,迅速成長為目前全球自由度最高的人形機器人企業,2024年實現9臺人形機器人整機交付。“接下來,我們將發布國內版‘Tina’人形機器人,進一步拓展行業運用,并不斷發揮自身科技創新優勢,鍛長板、補短板,加強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爭取2025年取得更大突破。”顏進說。
作為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主要承載地之一,近年來,綿陽立足優勢、搶抓機遇,超常規最大力度精準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加快建設四川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特別是將人形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主要賽道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建成落地,已基本形成涵蓋關鍵零部件、整機制造、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條。2024年,綿陽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入選四川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機器人產業入選四川省產業新賽道。
在上游領域,綿陽擁有天鏈機器人、富臨精工等一批核心零部件龍頭企業,天鏈機器人精密諧波減速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全國前三,富臨精工電驅動關節實現量產供應;在中游領域,兵裝58所在靈巧手、仿生腿足、肘部關節研制領域處于國內較高水平,天鏈機器人自研的人形機器人自由度、負重深蹲和協作機器人抓重比三項指標均居全球第一;在下游領域,去年以來,綿陽已累計發布6批次50余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樂聚“夸父MY”人形機器人用于交通勸導,兵裝58所“D11”人形機器人進入工廠生產線。
下一步,綿陽將如何持續發力?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加強技術創新,加強大小腦模型、智能芯片、全身運動控制等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不斷提升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國產化水平。其次,夯實平臺支撐,推動兵裝58所、天鏈機器人等企業打造省級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打通人形機器人技術開發、轉移擴散、首次商用等創新鏈條各環節。再次,拓展應用場景,推進“1+N”虛實融合具身智能訓練場建設,聚焦3C、汽車等制造業重點領域,打造人形機器人示范產線和工廠,此外,優化產業生態,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組建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投專項基金,推動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將綿陽打造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高地。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