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分享了這位綿陽基層派出所所長的故事——
山東志愿者王鵬扎根北川建功西部
綿陽新聞網訊 3月7日上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委員、團中央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黨委書記張朝暉在“委員通道”上介紹,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聚焦鄉村教育、醫療和鄉村發展,50多萬名青年志愿者在20多年間接力奉獻,譜寫了扎根基層、建功西部、報效祖國的新時代青春之歌。
“十多天以前,我在四川北川遇到了通泉鎮派出所所長王鵬。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后,王鵬加入了西部計劃抗震救災專項行動。服務期滿,他放棄在市區工作的機會,重返鄉鎮,十幾年過去了,他依然堅守基層。”回答記者提問時,張朝暉分享了多個志愿者扎根基層的故事,其中之一就是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公安局通泉派出所所長王鵬。
王鵬,來自山東安丘,畢業于魯東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專業。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王鵬得知團中央招募抗震救災專項行動志愿者赴四川災區開展為期1年服務的通知后,報名成為魯東大學唯一選中的志愿者,從山東奔赴四川,投身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初到四川,王鵬被分配到受災嚴重的北川羌族自治縣禹里鄉擔任團委副書記。他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積極為受災群眾提供疏導和服務,幫助解決飲水、醫療、防疫等具體問題,主動承擔物資搬運和發放等工作。
2008年9月24日,北川連降暴雨導致湔江河水暴漲。禹里鄉半邊街群眾的大量水泥剛剛卸貨在河邊,為減少群眾財產損失,王鵬和幾個村干部冒雨將水泥扛上貨車,最大程度保護了救災物資。
由于志愿服務期間表現突出,王鵬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并榮獲“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銀獎”獎章。
志愿服務期結束后,王鵬與北川群眾結下了深厚情誼。2009年,他考取綿陽市公務員,申請重返北川工作,成為一名警察。王鵬牢記使命與責任,全身心投入到夜間巡邏、糾紛處理等各項工作中。
2017年4月,王鵬被任命為北川羌族自治縣公安局都貫派出所所長。他帶領民輔警積極走訪群眾,用心解決群眾難題,深度參與脫貧攻堅等工作。在2020年“8·15”抗洪搶險中,他帶領全所民輔警不懼大雨和泥石流的威脅,晝夜奮戰,將危險地段200余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到臨時安置點,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如今,身為北川羌族自治縣公安局通泉派出所所長、一級警長的王鵬,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從西部計劃志愿者到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持續堅守投身西部計劃的初心和夢想,將滿腔熱情傾灑在祖國西部的熱土上。
正如張朝暉委員所說,西部計劃是一所大學校,在這里,青年志愿者奮斗、奉獻、成長,希望大家一起為志愿者加油,讓志愿者的微笑成為當之無愧的最美中國名片。(記者 劉晏男 唐舒琪)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