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問題綜合治理。”2月23日發布的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這樣要求。
這已經是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5年關注高額彩禮問題。
彩禮本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寄予著戀人對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也承載著長輩對小家庭的祝福。然而,我國有些地區彩禮數額持續走高,給付彩禮日益成為締結婚姻的巨大經濟負擔。不少戀人因為彩禮產生矛盾、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視涉彩禮糾紛案件的處理,不斷統一法律適用標準,大力打擊以索要高額彩禮為目的的“騙婚”現象,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
形成邏輯完整的彩禮糾紛法律適用規則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立醫院東院保健神經內科主任盧林對彩禮問題十分關注。他留意到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針對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彩禮認定范圍、彩禮返還原則、訴訟主體資格等重點難點問題予以規范,為全國法院處理涉彩禮糾紛提供了明確的依據,有利于統一裁判尺度,依法保護各方利益。
“比如說,對于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的,分開時原則上彩禮應當予以返還。但亦不應當忽略共同生活的‘夫妻之實’,尤其是曾經有過妊娠經歷或生育子女等情況。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共同生活及孕育情況、雙方過錯等事實,確定是否返還以及返還的具體比例。”盧林認為,這一規定體現了人民法院對婦女權益的重視和保障,彰顯了法理、情理的結合。
有力提升高額彩禮專項治理效果
提及人民法院整治高額彩禮工作,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學副校長王曉梅豎起了大拇指:“這幾年法院工作確實成效明顯,尤其是注重以案釋法,形成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有力提升了高額彩禮專項治理的效果。”王曉梅稱,四川法院加強巡回審理,以“田間法庭”“壩壩法庭”等形式,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8月,農業農村部、中央文明辦、民政部等八個部門聯合發布《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提出的治理目標是高價彩禮等陳規陋習在部分地區持續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農民群眾在婚喪嫁娶中的彩禮等支出負擔明顯減輕。
王曉梅建議,人民法院要在目前工作的基礎上推動構建協同治理大格局,注重普法宣傳。同時,嚴懲以索要彩禮為目的的“騙婚”行為,弘揚社會正能量。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濉溪縣劉橋鎮鄉村振興工作站負責人陳影長期關注著農村彩禮問題:“治理高額彩禮問題,可以有效減輕農民的婚嫁負擔,推動鄉村風氣的轉變。”
今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二批人民法院涉彩禮糾紛典型案例,再一次明確傳達了人民法院堅決否定借婚姻索取財物、依法打擊婚騙行為的決心。陳影表示:“我覺得這種理念非常好,要堅決打擊以彩禮名義索取錢財的惡劣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一直高度重視婚姻家庭領域矛盾糾紛化解,注重通過案件審判,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向美,倡導建立以感情為基礎的,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這些做法都非常值得肯定,有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希望接下來法院能貫徹好、落實好關于彩禮糾紛的相關規定,及時發布典型案例,為營造良好的家庭關系、和諧的社會氛圍貢獻司法力量。”陳影對記者說。
2024年,全國法院婚約財產糾紛案件增幅明顯回落。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將進一步梳理婚姻家庭領域特別是涉彩禮糾紛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通過發布典型案例、普法宣傳等形式,促推家庭文明建設,更好回應人民群眾的新要求新期待。(記者 馬欣 周瑞平 通訊員 何江浩)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