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劉垠
20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2024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論文數量、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數量及被引用次數繼續保持世界第1位。
各學科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被看作是世界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2023年,178個學科中高影響力期刊共有161種(含學科交叉期刊),各學科最具影響力期刊上的論文總數為51440篇,中國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為14227篇,占世界總量的27.7%,排在世界第1位。
截至2024年7月,中國的熱點論文數為2071篇,占世界熱點論文總數的48.4%,世界排名保持第1位。中國高被引論文數為6.57萬篇,占世界份額為33.8%;美國的高被引論文數量為7.65萬篇,占世界份額為39.3%,仍居第1位。
《科學》、《自然》和《細胞》是國際公認的三個享有最高學術聲譽的科技期刊。2023年,這三種期刊共刊登論文5907篇,中國論文為395篇,世界排名從2022年第4位升至第2位。
根據近十年最新統計數據,中國科技人員發表國際論文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16.20次,首次超過世界平均水平(15.76次)。其中,材料科學、工程技術、化學、環境與生態學、計算機科學、農業科學和數學7個學科論文的被引次數排名世界第1位。
《報告》還指出,2023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共計69.59萬篇,比2022年增加10.01萬篇。2023年分布在臨床醫學領域的卓越科技論文數量最多,為9.06萬篇。
《報告》顯示,2023年,國際合著論文占中國發表論文總數的20.4%。中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國際合著論文占中國全部國際合著論文73.8%,合作伙伴涉及177個國家(地區),排前6位的國家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德國和日本。
中國國際科技論文被國際科技論文引用,反映了全球科技界對中國科技創新的關注程度。2023年,中國論文在發表當年即獲得引用的論文中,四成以上為國際引用。其中,印度成為引用中國論文數量和引用次數最多的國家,其次為美國和韓國;俄羅斯科學院是引用我國論文數量最多的國際機構。中國在材料科學、化學、物理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受到國際引用較多。
在中國科技論文交出亮眼成績單的同時,中國國際科技期刊影響力進一步提高。2023年總被引頻次進入本學科排名前四分之一(Q1區)的中國期刊共有37種,比2022年增加2種;影響因子進入Q1區的期刊有149種,比2022年增加12種。
隨著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影響力穩步提升,國家重大科研成果相繼發表在中國大地上。2023年,中國科技期刊發表了3.64萬篇國家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產出的科研成果,主要分布在臨床醫學,農學,計算技術,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環境科學和地學等學科。
(原載2024年9月20日《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