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納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會議強調,要立足功能定位和產業基礎,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這為西部地區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立足資源稟賦,強化特色優勢產業,是地方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重要抓手。西部地區資源豐富,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海拔高、日照強、輻射強度大,適合做“追風逐光”的新能源產業;貴州礦種多、儲量大,適合對礦產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利用;重慶的汽車摩托產業基礎好,適合引入新技術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要把握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打造、形成新的產業鏈和創新鏈,助推傳統特色產業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特色優勢產業的關鍵體現在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上。需要以辯證發展的思維對相關產業進行系統梳理和趨勢預判。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要從資源稟賦條件出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政策優勢,及時彌補其中的短板,關注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的迭代變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比如,依托西部陸海新通道、新亞歐大陸橋等通道基礎設施優勢,提升川渝陜等省市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能力,推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以科技創新全面推動特色優勢產業的新舊動能轉換。特色優勢產業的競爭,要依賴于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和有效銜接。西部地區擁有豐富的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氣、風能、汽車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農副產品等特色資源,不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都需要通過匯聚科技創新資源、構建科技創新平臺、加強產學研合作體制機制創新,讓科技創新的活力轉化為產業發展動能。比如,川渝陜等地創新策源優勢突出,正邁入創新驅動新格局。四川電子信息產業在人才、資金、產學研合作方面齊發力,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重慶新能源車不斷攀登科創高峰,以政產學研模式促進科技創新;陜西是中國光子產業的創新高地,專門制定“追光計劃”聚焦光子產業成長。只有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力量,大力推進對特色優勢產業的數字化改造,才能走出一條與自身相匹配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協同發展,強化特色優勢產業的整體效能。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需要形成結構合理、鏈條完整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實現產業規?;腿湕l提質增效。當前,盡管西部地區已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或產業集群,但很多產業規模較小、鏈條較短、附加值較低、輻射能力較弱,難以形成集聚效應,無法充分釋放新質生產力的價值。為此,西部各省區市要用更加開放的思維盤活特色資源和政策資源,要善于運用不斷完善的交通體系降低產業發展的物流成本,要在特色優勢產業上形成互補發展的新格局。
?。ㄔd2024年9月20日《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