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多次發文,要求克服中小學教學中的形式主義。但“新華視點”記者采訪發現,一些地方中小學作業依然存在形式主義問題。不少學生時常要完成拍照、拍視頻等留痕類作業,以及各種網絡課程打卡任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困擾學生多年的手抄報類作業任務量仍較多,以致“代做手抄報”在電商平臺竟成熱門生意,有的店鋪銷量高達20萬單。
形式主義“傍上”學生作業,早就被公眾和輿論詬病。無論是拍照、拍視頻等留痕類作業,還是跳繩、閱讀、練字等打卡類作業,以及制作手抄報等所謂“素質”類作業,只走形式不走心,讓學生做做樣子,老師基本不管有無實際教育效果,卻給學生、家長造成很大負擔。尤其是,形式主義作業可能讓學生養成弄虛作假的習性,不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拿手抄報來說,它本可讓學生在繪畫、書法、版式設計等創作中感受藝術之美,提升藝術修養,對相關知識深入研究。然而,一些學校每逢重要節日如端午、國慶、中秋等,都會布置“辦報”作業,名目繁多的“進校園”主題活動也大多會讓學生制作手抄報,手抄報變得“無處不在”“無所不能”。與此同時,這類作業還被布置給小學低年級學生乃至幼兒園孩子,遠超其認知和能力范圍,只得由家長代勞或網購解決,由此催生“代做”生意。
求真務實是做人的基本品格。陶行知先生早就告誡我們:“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無論是“代做手抄報”還是媒體報道過的“代畫參賽作品”成生意,學生從中學到的只有弄虛作假、拿金錢換成果,長大后若從事科研等工作,會不會學術不端?
?。玻埃玻蹦辏丛拢逃哭k公廳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其中直指學校作業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突出問題,明確提出要健全作業管理機制。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嚴禁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避免形式主義作業,這些要求理應落到實處。
從深層說,治本之策在于摒棄形式主義考核——對學校及老師的考核評價重形式輕內容、重結果輕過程。據報道,不少學校及老師熱衷布置形式主義作業,或為迎合上級部門的考核要求,或為參加各類評比競賽,給校方爭榮譽,或為學校教育教學成果展及教研活動提供展品……于是,無論是學生親力親為的,還是家長越俎代庖的或花錢網購的,都不重要,只要能提供,就皆大歡喜。
要讓形式主義作業不再糾纏學生及家長,相關部門既要加強管理,督促落實相關政策要求,也要改變單純通過上交各種資料,或去現場只看展板,來評判各校活動(如“進校園”活動、素質教育等)是否開展、開展得如何的考核方式,著重通過現場走訪、隨機回訪學生及家長等形式,督促學校認真開展相關活動;避免過度追求指標和排名;避免以過分技術化、套路化的學生作業結果,來考查學校和老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何勇海)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