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各地蔬菜價格普遍上漲,綿陽情況如何?記者走訪菜市場、批發市場、種植大戶了解到,蔬菜價格上漲是季節、天氣、產量等多方面因素所致,隨著氣溫下降,價格將陸續回穩。
市民、商戶:
蔬菜價格普遍上漲
“最近菜價就是要高一些。”近日,在高新區三河堰菜市場買菜的市民付女士告訴記者,確實感受到菜價上漲,不過她認為,七八月份漲價是正常現象,特別是一些反季節蔬菜。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市民認為菜價有點高,尤其是與往年同期相比。
“從7月中下旬到現在,不少蔬菜的進貨價漲了,所以售賣價格也要高一些,漲價的蔬菜差不多漲了5毛到1塊左右。”三河堰菜市場的一位商戶說,這可能與天氣情況有較大關系。
種植戶、采購商:
產量降低、運輸成本增加
蔬菜為何會漲價?
8月21日上午,在江油市三友農業有限公司雁門鎮敬元村大池種植基地,工人正在采摘打包茄子,總經理黃育倫帶記者察看了種植基地的蔬菜長勢。指著部分收成較差的黃瓜、辣椒,黃育倫說,這是較早種植的沒有大棚的蔬菜,因為前段時間雨水較多,就被泡死了。
“往年,我們的番茄畝產能夠達到3萬斤,今年預計1萬斤都不到。”黃育倫說,在投入成本沒有太大變化的情況下,產量少了價格自然就上漲了。以前,他們以1塊多的價格批發番茄,今年雖然漲到2塊多,但整體收入卻是下降的。
銷售經理梁兆信說,以前,他們的蔬菜不僅僅在綿陽本地銷售,還會銷往成都、重慶,而今年因天氣原因導致減產,幾乎沒有多余的蔬菜銷往外地。
在高水農產品批發市場,經常往返綿陽、遂寧射洪進行蔬菜采購的宋明說:“長期雨水、高溫天氣導致我們運輸過程中的時間等成本增加了,蔬菜損耗也變高了。”運輸成本的提升也間接影響了菜價。
批發市場、相關部門:
將加強監控和保供
“蔬菜價格上漲是季節、天氣、產量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一般6到9月份全國大宗蔬菜價格都會上行,隨著氣溫下降,下一批蔬菜將陸續采收,高海拔地區種植的反季節蔬菜也在陸續上市,產量的提升將有利于價格回穩,大家不用過于擔心。接下來,市農業農村系統也將繼續強化生產技術指導,科學做好病蟲害監測預警防治,強化農業、氣象、水利協調聯動,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確保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綿陽市高水農副產品批發有限公司是我市國企保供單位,管理著我市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高水農產品批發市場,肩負著穩定市場價格的社會責任。高農司市管中心主任李強介紹,為應對極端天氣變化,他們建立了價格體系監測機制,實時關注蔬菜銷售量、價格等動態信息,同時與相關銷售商戶建立了長期保供合作關系,并派出大量工作人員赴產地走訪調研,確保在極端天氣情況下能保證蔬菜正常供應。
(涪江觀察記者 唐顯枚 張瀚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