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采收青椒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記者走進北川壩底鄉,此時正是高山緩季節蔬菜豐收時節,辣椒、四季豆等高山蔬菜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與此同時,外地游客絡繹不絕來這里體驗優美的自然風光,品嘗綠色高山蔬菜、水果等優質農特產品。
沿著蜿蜒道路來到壩底鄉金山村1組,在位于半山腰的北川美源家庭農場種植園里,辣椒生長旺盛,植株上掛滿了長長的二荊條,透著誘人的綠色,村民忙著將采摘的辣椒裝上貨車,豐收的喜悅掛在臉龐。
“我們這個種植基地全部實現自動灌溉,養豬場的糞污發酵干濕分離后,液體肥料通過管道輸送到菜園進行噴灌,減少化肥使用。”北川美源家庭農場管理人員熊文濤告訴記者,農場流轉了兩百多畝土地發展蔬菜種植,這個季節主要種植二荊條辣椒和菜椒,以及少量豇豆、四季豆。由于采用綠色種植,蔬菜早早就被經銷商預定了。
壩底鄉氣溫較低,蔬菜要比其他地方晚上市。“我們的蔬菜不但供應成德綿大型超市,還與加工企業合作,根據訂單種植相應的品種。”熊文濤說,豇豆就是根據成都一家泡菜企業訂單種植的。
壩底鄉坪山村、三岔溝村的蔬菜加工廠,將從山上收來的蔬菜分選、裝箱,銷往周邊地市大型農貿市場、商超等,不斷豐富人們的餐桌。
壩底鄉由于優良的地理條件和適宜的氣候,蔬菜種植歷史悠久。青坪村、壩底村、三溪村、金龍村等蔬菜產業集聚片區,常年種植辣椒、四季豆、蒜薹、蒜苗、蘿卜等蔬菜約1.5萬畝,今年全鄉僅辣椒種植就達4420畝,預計產量8800噸,產值3200萬元。
水果、茶葉也是壩底鄉的特色產業。在石關、新羊、嶺崗等村打造了約1500畝高山生態水果示范種植基地,種植枇杷、紅脆李、豐水梨等,水果年產量達3000余噸,銷售約1500余萬元。小嶺村通過茶產業發展基地配套項目,對老茶園進行修復更新,改造茶園500畝,通過采養結合、量質兼顧等措施,讓低產茶園向高產、生態茶園轉變。
近年來,壩底鄉堅持黨建引領,建立產業發展黨支部,高質量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因地制宜培育壯大高山緩季節蔬菜、綠色養殖、生態水果等特色產業。同時,完善凍庫、加工廠等附屬配套設施,形成較為完善的種養殖產業鏈。在產業發展黨支部的引導下,堅持“一盤棋”工作思路,既以科學養殖為核心,把高山綠色蔬菜高效發展和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相結合,將秸稈、糞污制成有機質土壤用于生態果蔬種植,整合優質資源實現高效循環利用,讓各產業相得益彰。
據了解,目前,壩底鄉發展新型經營主體83個,其中農業企業13個、家庭農場48個、專業合作社20個、民宿2家。下一步,該鄉將圍繞綠色蔬菜、綠色水果、綠色生態養殖和青片河流域中心鄉鎮“一紅三綠一中心”總體規劃,加快建設壩底鄉高山蔬菜產業園區,推動經濟高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王玉斌 記者 胥江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