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發文稱,黨員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經常面臨“盛情難卻”的情形。有的黨員干部,面對“盛情”,一一笑納,還美其名曰:“盛情難卻 , 只好隨大流跟著走。”但有更多的黨員干部,面對“盛情”,卻堅決做到“卻”之,絕不收受一分一厘的不義之財,絕不吃不該吃的一頓飯。
實事求是地說,黨員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們也需要人情往來。血緣之親、同窗之誼、戰友之情產生的“盛情”,如果是純粹的,是沒有利益往來的純潔感情,自然也沒有必要推卻。但如果是來自商人老板、服務對象、下級對口單位的“盛情”,每一個后面可能都有“潛臺詞”。黨員干部就要堅決推卻,不給違規違紀留縫隙。
紅包禮金往往是滋生腐敗的起點。在全面從嚴治黨的今天,不少黨員干部往往對赤裸裸的行賄保持著高度的戒備心。一些做夢都想“圍獵”領導干部的不法商人也就變換打法,采用迂回曲折、隱蔽而迷惑的“溫水煮青蛙”方式,來攻陷領導干部的防線。以情暖之,對領導干部及其親屬關心備至,儼然情深義重的“自家人”,就是很多圍獵者的慣用伎倆,一些領導干部面對別有用心的“盛情”,思想防線慢慢松動,走向了用權力變現的違紀違法道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很多領導干部和商人老板只不過是萍水相逢,為何他們中一些人對待領導干部是有求必應,比對待自己的親人還親,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領導干部手中有權力,如果這個權力能為他們所用,就會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因此,每一個領導干部在“盛情”的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弄清楚是誰送的,他為什么要送,背后有什么目的?自己一旦收下這份“盛情”,會有什么后果?把這些搞清楚了,相信每一個領導干部會明白該不該“卻”,該怎樣“卻”。
盛情難卻也必須“卻”。天上掉下來的不一定是“餡餅”,也許是“陷阱”。諸多案例表明,一些黨員干部被圍獵恰恰始于吃吃喝喝、小恩小惠。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一旦管不住嘴和手,和不法分子勾肩搭背,成為他們的“獵物”,也就離以權謀私、破紀違法不遠了。因此,每一個領導干部一定要牢記,“盛情”堅決不能成為借口,必須堅決果斷“卻”之。(江武)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