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是“指揮棒”,對于引領對標看齊、激發干事創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分類劃定考核指標、調整量化考核權重、科學設置評分主體、靈活運用考核結果……可以讓考核更加全面、精準、客觀,也讓干部專于干事、敢于擔當、善于作為成為一種常態。
量化指標,管理嚴在日常。通過量化指標,可以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德、能、勤、績、廉情況進行無死角“掃描”和全方位“透視”。“漫談式”談話、“蹲點式”考察,如此靈活的考核方式,能夠把“考核表”變成“軍令狀”,把“任務書”變成“施工圖”,持續釋放嚴格標準、嚴格考核、嚴格管理的信號,讓干部知重負重、奮發前行。堅持嚴在日常、考在平常,不僅有利于發現工作落實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風險隱患,更有利于促進形成從嚴管理、從嚴治吏的新生態。
以考促干,激發創業活力。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通過考核可以有效激發干事創業潛能與活力,促進干部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生態越好,則活力越足、能量越大。依托一線看、側面察、全程考,能夠考出激情工作精氣神,考出干事創業原動力。讓領導干部拿出“敢闖敢實干”的勁頭,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提升“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動力,靠實干增強信心、用奮斗凝聚力量,方能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查風考績,夯實干事根基。作風也是戰斗力。作風好,事業快馬加鞭;作風差,事業難成。考核不僅考看得見的工作成效,也考看不見的工作作風。正所謂“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通過考核發現工作落實背后的作風問題,可以為糾偏正向提供隱形靶標,從而讓干事創業基礎不斷加固。用好考核結果,不但有利于隊伍整體實現大浪淘沙、優勝劣汰,而且有利于促進選賢任能、加強梯隊建設,有效防止人才隊伍青黃不接。
生態友好,干部有為。優化考核機制,就是構建“綠色生態”,助力干事創業。廣大基層干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找到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最大公約數”,方得始終屹立潮頭,引領發展。(黃亞玲)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