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單位、多學科參與,3D打印、數字虛擬修復等新技術介入……7月23日,“匠心妙手——三星堆遺址新出土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示”在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開幕,展示三星堆新出土文物近一年來保護修復成果,講述文物保護背后的故事。
在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復館,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遺址新出土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示”試開放期參觀(7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本次現場展出的50余件青銅器、金器、玉器、象牙等器物,代表著近一年來三星堆新出土文物保護修復和研究成果。記者在現場看到,在每類文物背后的展板上,還較為詳細地提供了有關此類文物基本情況、保護修復知識等。
位于四川省廣漢市的三星堆遺址,代表了數千年前的古蜀文明面貌和發展水平,是同時期長江流域文化內涵最豐富、面積最大的都城遺址。近一年來,在國家文物局支持和指導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與三星堆博物館持續開展三星堆遺址新出土文物的清理保護修復和多學科研究工作,聯合其他14家單位,截至目前累計清理修復4000余件出土文物。
在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復館,游客在“匠心妙手——三星堆遺址新出土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示”試開放期參觀(7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備受關注的三星堆2號青銅神樹在AI技術的幫助下,實現了“數字重生”,也在本次展覽首度亮相。通過現場動畫視頻的方式,向觀眾直觀展現2號青銅神樹如何由出土的30多片殘件拼接組合、形成一株完整青銅神樹。
據了解,本次展覽將持續到今年底。(記者康錦謙、童芳)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