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政協“有事來協商·綿言細語”特色品牌聚焦基層治理、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相融互促,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工作室等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取得了哪些成效?有什么經驗可以分享?
6月17日,“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一行來到綿陽,座談會上,媒體記者們對綿陽政協工作的好經驗、好做法充滿好奇。
三天時間里,采訪團一行陸續到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館,了解科技城的發展與創新歷程;到安州、北川、涪城實地考察協商平臺建設及運行情況,旁聽兩場小微協商會議。
采訪中,媒體記者們陸續找到了答案,一篇篇報道映入眼簾——《如何提升“有事來協商·綿言細語”工作貢獻率?綿陽市政協突出“五個堅持”!》《“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綿陽花荄鎮:小微協商 力促柑橘產業發展》《“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綿陽政協全年開展協商議政活動112場次》……
“我對綿陽政協工作第一個感受就是很扎實,很貼近民生。”采訪團成員人民網四川頻道記者王凡說,實地看了安州區柑橘產業廠房建設運行情況,并旁聽了推動安州區柑橘產業加工園區二號廠房有效運行的小微協商會議,能切身感受到綿陽各級政協組織廣泛聽取各方建議幫助群眾增收致富所做的努力。
中國青年網記者郭文靜則對北川“爾姆孜巴”議事協商平臺弘揚羌族傳統文化、推動當地文旅發展起到的作用印象深刻,表示將會持續關注北川和“有事來協商·綿言細語”平臺的發展。
據了解,“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是經中央網信辦批準,在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和人民政協報社指導下,由人民政協網牽頭承辦的。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央視網、央廣網等十余家主流媒體組成的采訪團于6月17日至19日在綿陽開展了實地采訪,深入挖掘綿陽各級政協組織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和廣大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感人故事。
市政協副主席毛一兵陪同。
(涪江觀察記者 唐顯枚 李媛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