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日報社論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新時代的硬道理。
市委八屆八次全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決策部署,審議通過《中共綿陽市委關于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為引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對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走出一條具有綿陽特色的向“新”求“質”路子,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綿陽新篇章,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黨的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高質量發展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創造性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穩健前行。實踐證明,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綿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科教資源富集,產業體系完備,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具有堅實基礎和良好條件。習近平總書記對綿陽科技城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對科技城發展寄予殷切期望。國家專門出臺文件支持綿陽科技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省委、省政府對綿陽科技城建設高度重視,要求舉全省之力推動科技創新先行區建設,全力支持綿陽發揮科技城優勢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經濟副中心。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對“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整體謀劃,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和重點任務,要求健全省域經濟副中心、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工作機制,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承載地。
切實扛好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綿陽的使命任務,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決策部署,需要我們勇擔使命、主動作為,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持續做大經濟總量、提高發展質量、提升全局分量,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
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重要著力點,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既是現實所需,更是長遠之計。當前,綿陽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市經濟總量已經邁上4000億元臺階,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正向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進。邁步新征程,綿陽發展正處于滾石爬坡的攻堅期、轉型升級的闖關期、動能轉換的關鍵期,既面臨一系列重大機遇,也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必須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深入推進發展方式、發展動力、發展領域、發展質量變革,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為綿陽現代化建設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在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中展現更大作為、作出更多貢獻。
在新的起點上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為引領,堅決扛起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搶抓國家戰略腹地建設重大機遇,加快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要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統籌兼顧、綜合施策,著力鍛長板、補短板、固底板,全面提升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要發揮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作用,堅持跳出綿陽看綿陽、跳出四川看綿陽,著力破除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匯聚資源要素,不斷增強發展動力活力;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朝著共同富裕目標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線,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動態平衡、相得益彰。
潮頭登高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頭。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真抓實干、狠抓落實,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綿陽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