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實現國產化替代
“綿陽造”環保型電池闖出大市場
工作人員對堿錳電池進行測試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記者走進四川長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12條堿錳電池自動化生產線“火力全開”,生產材料在高速生產線上自動上線加工,一旁新能源集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數字不斷跳動,生產計劃、實時產線情況、設備生產效率等數據一目了然,生產速度最高可達每分鐘750只電池。
“高性能堿錳電池與傳統堿錳電池相比,它具備更高容量、更高安全性能的優勢,可以大幅提升電池放電性能和可靠性。”四川長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質量本部副部長左曉偉介紹,通過獨特的配方設計、先進的工藝技術、智能化的設備技術,全面解決了新型用電器對堿錳電池高放電性能、高耐漏液性能需求的問題,電池的性能、精密程度均可與全球一流的堿性電池媲美,儲存壽命可達10年,同時無汞、無鎘、無鉛,對環境友好,可隨生活垃圾一起處理。
新質生產力的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電池是一門實驗科學,為了保證電池性能達到最優,每一次產品的研發升級,都是通過成千上百次的實驗摸索出來的。”提及高性能堿錳電池研發過程,左曉偉頗有感慨地說,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持續對部件結構研究、正負極配方技術優化、新型材料技術研究等方式,不斷進行產品性能升級,克服困難,打破了國外對堿性鋅錳電池高端生產裝備的技術壟斷,實現國產化替代,最終項目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除了不斷加大研發創新力度,該公司正以“智改數轉”為引領,鉚足干勁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再添核心驅動力。“我們圍繞數字化工廠建設,根據工藝特性和主要技術應用場景,目前已經建設了5G工業專網、堿錳電池MES系統、數字化協同平臺、5G+AI視覺檢測、數字孿生等多個數字化應用場景。”該公司生產管理本部部長張立雙說。
目前,高性能堿錳電池已在智能家居、家用醫療等新型用電器具等領域闖出“大市場”,該產品已通過歐美、日本等國際高端大客戶的認可,并遠銷國外。在2024年中國(綿陽)科技城科技創新大會上發布的“綿陽市2023年度十大創新產品、十大創新企業”,該公司的高性能堿錳電池入選“綿陽市2023年度十大創新產品”,長虹電池在這個看似平凡的領域創造了不平凡的成績。
左曉偉表示,接下來,長虹新能源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注重科技成果轉化,緊密圍繞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及市場需要,解決全產業鏈關鍵共性和“卡脖子”技術,實現更多的核心技術突破和產品的國產化替代。(記者 楊沐琪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