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6日)出版的《四川日報》刊發文章《優化政務環境 提升服務效能 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關注全省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其中,重點聚焦綿陽找準企業發展難點,拓展增值化服務內涵,引進綿陽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營商環境服務。全文如下:
優化政務環境 提升服務效能
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陽菲菲
建設便捷優質的政務環境是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企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通過營造優質便捷的政務環境,推動企業降本增效?如何拓展涉企增值服務,激發企業創新提質的潛力?當前我省在營造優質便捷的政務環境中,有哪些具體的著力點和路徑?
為此,本報記者以政務服務提質增效賦能優化營商環境為線索,深入園區、企業、項目一線進行走訪和調研。
推行“免申即享”
惠企政策落地見效
近日,四川天味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味食品”)享受到了《四川省省級惠企政策事項清單(2024年版)》中降低工傷保險費率的政策減免。根據政策減免條件,持有二級安全生產標準證書且滿足一定條件的企業,本年度工傷保險費率下浮至基準費率的80%,依據這條惠企政策,該公司每月可比原來少交1萬多元的工傷保險費。“我們沒有向社保部門申請,也沒有提供任何資料,相關部門直接在核算的時候就幫我們減免了,非常方便。”
除了天味食品,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瀘州老窖”)也切實享受到政策的實惠。據瀘州老窖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普惠性降低工傷保險費率20%的基礎上,因公司持有全國一級安全生產標準證書,工傷保險費率再下調50%,僅第一季度就為該公司節約了約15萬元的工傷保險費,“惠企政策很實在,對我們公司來說,不僅節約了用工成本,而且辦事流程便捷高效,讓企業能夠更專注于業務的發展和市場的開拓”。
今年4月29日,四川省政府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發布《四川省省級惠企政策事項清單(2024年版)》,為全省企業提供了一張具有普惠性和時效性的政策事項清單。該清單共有40項惠企政策,其中26項實行“免申即享”。
“‘免申即享’也叫‘無感申享’,企業無需提出申請,只要符合條件,就能享受到相關政策。”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實施方案》,明確全量歸集政策等“五大任務”,推動惠企政策精準直達、高效兌現。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以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為主渠道,綜合運用稅務、市場監管、交通等部門系統開展惠企政策精準推送,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今年1—5月,經濟和信息化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交通運輸廳等21個省直部門已兌現(減免)惠企資金76億元,惠及企業94萬家。
重塑業務流程
綜合窗口推動高效辦事
“熱忱服務成昆鐵路,創新窗口高效盡責。”近日,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收到一面由成昆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送來的錦旗。在成昆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辦理成昆鐵路峨眉至米易段擴能工程83臺無線電臺(站)設置使用許可時,經濟和信息化廳、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通過提前介入、業務流程精細化梳理、聯動審批,運用共享復用共性材料等批量辦件方式,將原本應提供的830件申請材料精簡為260件,為企業辦事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
今年3月,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深化環評改革座談會上,分享了該公司兩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和道孚抽水蓄能電站重大項目的環評審批過程,通過綜合窗口申請重大項目服務專區綠色通道,享受到多部門提前介入、全程業務指導、成果把關等服務,實現促進項目建設與生態保護雙目標的高效協同。“對我們企業來說,辦事更方便了,讓我們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實現以群眾視角“高效審批”。今年初,國務院發布1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清單,“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開辦餐飲店一件事”……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按照“建標準、優系統、強協同”的思路,做好“高效辦成一件事”技術支撐。目前,“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開辦餐飲店一件事”已在全省綜合窗口落地推廣。
“如今的政務服務窗口,不只是一個簡單提供服務的窗口,而是具備綜合協調、運轉的平臺功能,通過聯動協作、規范流程、標準辦理,從而實現效能的釋放。”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省本級政務大廳已有45個進駐部門747個主項1645個辦理項全面納入全科綜合窗口受理辦理,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后,中、后臺部門審批人員集中精力做好審批工作,實現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切實提高辦件效率,為企業和群眾節約大量辦事時間。
聚焦企業發展難點
拓展增值化服務內涵
“您好,我們想要申請產品的質量檢測服務,請問流程是怎樣的呢?”“您好,流程是這樣的……”5月15日,綿陽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仲蕊正在接聽企業的電話咨詢,自從綿陽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進駐綿陽科技城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以來,咨詢和辦理業務量與日俱增。
綿陽科技城新區一家軟件開發企業告訴記者,綿陽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不僅為企業進行了質量評價的專業普及、規劃,還通過申請相關認證認可,為該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我們當初選擇建在園區,就是為了方便企業辦理業務,為其提供增值化服務,提升競爭力。”綿陽科技城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張鑫介紹,綿陽科技城新區以中小型科技企業為主,引進綿陽市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中心后,可為全市企業提供質量品牌、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服務,已累計服務企業6030家,解決企業問題14544個,接受咨詢3895件,節約中小微企業各項費用1600余萬元。
“在園區政務服務集成式改革的基礎上,通過提供增值化服務,賦能產業發展。”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我省啟動百個省級園區示范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建成57個省級園區示范政務服務中心,實現園區事園區辦。今年確定省級試點園區政務服務中心56個,其中23個省級化工園區全部納入試點。平均入駐行政審批事項超過330項、公共服務事項超過160項,提供了超過260億元的金融服務。未來將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圍繞園區產業、企業、人群的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條需求,發揮政府、社會、市場三方的作用,集成提供行政審批服務、公共服務、要素保障服務,拓展政務服務增值化應用場景。
加速度、加保障、加服務
政府采購提質增效
今年3月,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發布《政府采購惠企政策清單》(以下簡稱《清單》)。這份《清單》是對近年來政府采購相關政策規定的匯總梳理,以便幫助各采購主體及時全面了解相關惠企政策。《清單》匯總了25條政策,從資質認證、規模條件、辦事程序、證明文件、保證金、資金支付等方面,幫助企業及時全面了解相關惠企政策,助力政府采購提質增效。
“《清單》非常全面、實用,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政策,有更多機會去搶占先機。”成都市一家小微企業的負責人說。
除此之外,四川省政府采購中心大力優化采購流程,提升服務效率。通過建立綜合受理崗和“辦不成事”受理崗,在全省范圍內實現了政府采購項目“一崗受理、分類辦理”服務模式,大大提升了服務的便捷性和專業性。
在具體案例中,通過“一圖一表一清單”的形式,為采購各方主體提供了清晰的服務指南。這5個場景(貨物采購、工程采購、服務采購、涉密采購、詢問和質疑)均以“一次性、全流程”的示意,確保了各方主體“看得懂、能操作”,有效解決了“反復跑”的問題。目前,采購各方的滿意度明顯提高。
此外,四川省政府采購中心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配套制度,包括“首問負責”“一次告知”“限時辦結”和“會商會審”,為每個環節制定“工期表”,為每個崗位制定“責任書”,確保項目能夠“馬上辦、現在辦、即時辦”。
減時間成本、減評審成本、減資金成本
公共資源交易更加高效
“預算47279.5萬元,評審時間不到9個小時,多虧了全流程電子化,才有這么高的效率。”4月19日,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四川省)發布了一項醫養綜合體設計-施工總承包/標段招標公告,34家企業獲取了該項目標段的招標文件,23家投標人在網上提交了投標文件并進行解密,該項目評標委員會采取電子化評審,其中一家投標人最終以46294萬元的金額順利中標。都江堰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評標通過網上報名、網上開標及解密,采用電子保函替代投標保證金等全流程電子化手段,為投標人節約差旅費6000余元,節約標書制作費2萬余元,免收投標保證金1150萬余元,大大提升了評審效率,為參與招投標的投標人節約了成本。
據了解,通過優化辦理流程和推動電子化交易,四川省實現了房建、市政、交通、水利、地災治理五大類工程招標項目的全流程電子化。新增的鐵路施工、普通公路、軌道交通三類項目也被納入全流程電子化交易,顯著提升了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在減評審成本方面,依托省遠程異地評標系統,開展省內跨市遠程異地評標,有序推動跨省遠程異地評標。這種“讓專家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的做法,有效提升了評審效率并節約了費用。今年1—4月,全省工程招標5124個,其中電子招標4332個、占比84.5%,不見面開標4227個、占比82.5%,遠程異地評標項目667個。
除此之外,推廣電子保函,以電子保函(保險)等方式繳納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有效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今年1—4月,全省電子保函替代保證金176.5億元,較去年提高10個百分點,達到86.14%。6月省本級電子保函綜合費率由8‰下調至4.8‰,切實降低了交易成本。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