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近期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我國快遞業務量今年已經達到500億件,比2023年提前了32天??爝f業的發展,折射出我國經濟的恢復性增長。
我國快遞業的高速發展得益于網民規模不斷擴大,網絡交易不斷增長。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截至2023年12月份,我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較2022年12月份新增網民24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與此同時,我國國內電子商務實現快速發展,全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3017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8。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7。6%。特別是國貨“潮品”成為消費新風向標,是居民網購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報告顯示,近段時間以來,在網上購買過國貨“潮品”的用戶占比達58。3%,購買過全新品類、品牌首發等商品的用戶占比達19。7%。
在快遞出海方面,我國快遞業也取得長足進步。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國際/港澳臺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0。7億件,同比增長52%。一些企業國際貨運業務網絡已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涵蓋空運、海運、鐵路、公路、多式聯運等國際業務服務。
在技術投入和創新方面,我國快遞業不斷加大新技術投入,迭代推出新業務模式。比如,在先進的技術設備方面,智能車輛、智能分揀設施、智能倉庫和云倉在行業廣泛應用。又如,杭州市正式推出《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成為我國首個為智能網聯車輛上路立法的省會城市,也是我國首個為低速無人車立法的城市。
與此同時,我國快遞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配送質量有待提升等。未來,進一步推動快遞業發展,應多措并舉。比如,平臺、驛站和快遞公司之間要打通壁壘,實現資源共享,徹底解決“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百米”的難題。應更好滿足快遞用戶個性化需求,保障快遞精準到戶,提升快遞服務質量。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地區網絡設施投入,提升農村地區快遞服務能力,尤其是對末端的服務水平。日前,國家郵政局辦公室等單位聯合發布了農村電商與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創建名單,117個市(縣)入選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創建單位,306個項目入選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創建項目。這將為我國快遞業發展注入新的增長動力。 (荊林波)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