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在城市道路,滿眼綠色、處處是景,讓人心曠神怡,這樣的場景將成為北京的城市常態。5月8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公布了《北京市綠道系統專項規劃(2023年—2035年)》。根據規劃,到2035年北京將構建起總長度5000公里以上的各級綠道網絡,連接中心城區、平原地區和山區,讓市民盡享開門見綠、抬腳可入的“京華綠道”。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綠道規劃設計導則》,綠道是以自然要素為依托和構成基礎,串聯城鄉游憩、休閑等綠色開敞空間,以游憩、健身為主,兼具市民綠色出行和生物遷徙等功能的廊道。
2013年起,北京市全面啟動綠道規劃建設,相繼建設環二環綠道、三山五園綠道、園博綠道等40余個項目。目前北京已建成各級各類綠道約1465公里,修復整合沿線生態資源,使之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紐帶。
北京市級綠道布局規劃示意圖。(圖片來自《北京市綠道系統專項規劃(2023年—2035年)》)。
“在首都花園城市建設背景下,綠道系統承擔起花園城市骨架與脈絡的關鍵性作用。”北京市規自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規劃立足人性化設計和便利性原則,響應市民使用綠道的多樣化需求,加強了科技賦能和智慧場景應用,全過程提升連通性、舒適性和便利性。
根據規劃,市級綠道網絡共39條、總長度超過2000公里,將覆蓋全市域,串聯居住區5000余個、村莊約780個、風景名勝區和公園等460余處、各級各類歷史文化資源約460處,以及地鐵站點150余處。
綠道不僅要有綠韻,更要有文脈。規劃提出聚力打造“京華綠道”品牌,加快建設十條市級品牌綠道。其中,環二環綠道將成為最具古都歷史文化魅力的綠道,串聯明城墻遺址公園、金中都公園、天壇公園等重要節點,全長約33公里,讓市民在郁郁京味里健步悅騎。(記者郭宇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