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4月23日,四川省特種機器人創新聯合體發布會在綿陽市游仙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70余名行業大咖、業界精英、專家學者參加了發布會。
“特種機器人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外觀、靈活性、交互性、智能性及多功能性。”“基于大規模的機器人智能算法安全漏洞檢測與修復......”
在創新發展論壇上,來自清華大學、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四川長虹集團等高校和單位的相關專家,分別作了特種機器人行業發展、機器人智能算法安全漏洞策略分析、面向空地協同的智能感知技術發展、家庭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相關專家分享了關于特種機器人產業發展與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技術領域的思考和探索。
“綿陽作為科技城,應該站在特種機器人的制高點上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它的應用。”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孫富春說,綿陽很多企業在機器人、傳感器、零部件等方面有很大的優勢,通過它們可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進而推動機器人產業在國防科技和經濟方面的落地。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國內智能機器人領軍企業,也是我市人工智能產業龍頭企業,科研實力雄厚、核心技術領先、產品性能硬核,承擔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任務。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國防科工局、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組織開展的第二屆特種機器人產業鏈“揭榜”推進活動中,自動化所公司入選特種機器人產業鏈“榜主”單位。
在儀式簽約環節,“榜主”單位與揭榜單位代表簽署了合作攻關協議,四川省特種機器人創新聯合體舉行了揭牌儀式并簽署足式機器人重大科技專項合作攻關協議。
“作為特種機器人產業鏈‘榜主’,將切實發揮好軍工央企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的重要作用,加快提升公司產業創新能力,全面實現補鏈強鏈目標。”自動化所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吳銳表示,公司將統籌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鏈標志性產品攻關任務與“榜主”攻關任務,充分集成好上下游資源,為提升國家特種機器人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了解,四川省特種機器人創新聯合體將圍繞特種機器人高性能國產化核心部件、面向工業自主移動作業的特種機器人智能化技術以及足式機器人測試評估與標準規范等攻關任務,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一批創新產品,培育機器人示范應用場景,打造機器人產業集群。
(趙彤俊 匡婭杰 涪江觀察記者 周鈺 文/圖 視覺綿陽資料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