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有需必應無事不擾
綿陽以“一等次”標準擦亮營商環境“最亮名片”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全省召開“高效辦成一件事”會議,通報了2023年度全省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質效考核情況,綿陽位居全省前列,獲評“一等次”,全省共10個市(州)獲評此殊榮。
近年來,綿陽大膽解“難”、著力治“痛”、及時破“堵”,助力企業和群眾花最少的時間、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門、辦最多的事,實實在在體會到“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題中之義。
“以前我也辦過公司的營業執照,需要跑很多流程,要去銀行、工商、稅務等部門,現在直接在這個窗口就可以‘一站式’辦完所有事項,章也是刻好送到這邊,我一并就拿到了,非常快!”不久前,在綿陽科技城政務服務中心,剛剛拿到營業執照的四川萊仕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睿表示,現在他切身感受到企業辦理業務越來越便捷、效率越來越高了。
去年以來,綿陽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打響“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營商環境品牌,創新實施政務服務提速增效行動、政府監管規范提能行動、市場競爭破壁清壘行動、親清政商關系構建行動、違規違法快查嚴懲行動“五大行動”,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明顯增強。
回看綿陽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進階之路”,“組團式”發力成亮點:強制度、抓體系,出臺《關于打造“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營商環境19條措施》《綿陽市優化園區營商環境16條》等文件,制定《綿陽市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2023-2025)》;強改革、增便利,在全省率先開展“政務外網+5G”試點,15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查可申報,在全省率先開展國家級政務數據直達基層試點,啟動實施“無證明城市”建設,發布首批“減證辦”“免證辦”“無證辦”事項清單;強市場、促公平,落實“非禁即入”,建立市、縣兩級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案例受理回應機制,開展超標的查封、扣押、凍結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對187件執行案件進行全面清理;發展環境更加包容普惠;強法治、穩預期,公布《綿陽市精準高效監管執法“一目錄、五清單”(第一批)》,12個市級執法部門編制了涉企行政處罰“三張清單”,2023年行政處罰案件數同比下降20%;強開放、抓創新,新增國省級創新平臺22個,新認定省級創業孵化基地2個。高效運營“云上大學城”“云上科技城”,入駐知名高校26所、頂尖創新創業團隊29個。深入實施“科技助理”制度,推動46項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強服務、解難題,實施“暖企行動”,線上建立企業家微信群,入群企業家近300名,線下常態化舉辦“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座談會399場,開展“解難題促發展·千企大走訪”活動,走訪企業3500余家,線上線下解決問題9300余個。
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著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全天候、全流程、全鏈條、全周期服務企業發展,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作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綿陽營商環境品牌。(記者 曾晨)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