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剖面挖掘和修飾、劃分土壤發生層、觀察檢測……4月17日,在綿陽市平武縣古城鎮三河村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現場,由省市縣有關人員組成的專家組正在對前期勘察確定的土壤樣點進行現場取樣。
土壤普查是查明土壤類型及分布規律,查清土壤資源數量和質量等的重要方法,其結果可為土壤的科學分類、規劃利用、改良培肥、保護管理等提供科學支撐,也可為社會、經濟、生態建設等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依據。
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是時隔40年的一次土壤“全面體檢”,是新階段開展的一項重要國情國力調查。去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高效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
“我們通過野外調查采樣,測定土壤的酸堿性、物理性狀、養分含量和重金屬含量,最后將這些數據上傳到國家平臺,為農業發展和產業布局提供基礎數據支撐。”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國家外業組副組長朱波向記者介紹。
此次平武縣剖面樣點采集工作結束后,意味著全市9281個表層樣點、260個剖面樣點的外業調查采樣工作全面完成,也標志著我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將全面進入內業檢測化驗階段。
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遵循因地制宜、梯次遞進的原則,差異化制定檢測化驗完成時間,同步組建數據審核專家團隊,嚴格做好檢測化驗的質量控制,高質高效完成內業檢測化驗和成果編制工作。
(閔彥秋 涪江觀察記者 王何力 唐顯枚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