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南方天文臺的天文學家確定了迄今發現的銀河系中最大質量的恒星黑洞。這個黑洞是在歐洲空間局蓋亞任務的數據中發現的。該黑洞被命名為蓋亞BH3,其質量是太陽的33倍。相關論文16日發表于《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志。
恒星黑洞是由大質量恒星坍塌形成的,之前在銀河系發現的黑洞平均質量約為太陽的10倍。即使是銀河系中已知的第二大質量恒星黑洞天鵝座X-1,也只有21個太陽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黑洞距離地球非常近,只有2000光年。它位于天鷹座,是已知距離地球第二近的黑洞。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外發現了類似的大質量黑洞,并推測它們可能是由恒星坍塌形成的,其化學成分中幾乎沒有比氫和氦更重的元素。天文學家認為,這些所謂的貧金屬星在有生之年損失的質量較少,因此在它們死后剩余了更多物質,從而產生高質量的黑洞。但迄今仍缺乏將貧金屬星與大質量黑洞直接聯系起來的證據。
成對的恒星往往具有相似的成分,這意味著蓋亞BH3的伴星掌握著關于坍塌形成這一特殊恒星黑洞的重要線索。數據顯示,蓋亞BH3的伴星是一顆貧金屬恒星,這表明坍塌形成蓋亞BH3的恒星也是貧金屬星,與預測的一致。(記者張佳欣)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