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游仙區信義鎮盧家坪村村民老鄭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家中養殖的蜜蜂陸續出現死亡,直接經濟損失超萬元。”老鄭無奈地表示,3月中旬,他發現蜜蜂存活量大不如前,死亡情況嚴重。
作為一名養蜂人,老鄭憑借經驗推測,蜜蜂是中毒死亡。他告訴記者,蜜蜂應該是飛到附近的油菜地里采了花粉,又碰巧油菜地打了農藥,導致蜜蜂采完花粉后中毒而死。
“據我所知,隔壁群豐村不久前請鎮上的一家合作社用無人機灑農藥,我的蜜蜂應該是采了群豐村的花蜜而死。”老鄭怒氣沖沖質問道:“灑藥為啥不通知我?”
另一邊,信義鎮群豐村村民也委屈不已,“我們村里組織灑藥,村干部挨家挨戶通知到位。你是別村的,為啥通知你?再說,春耕期間,菜地里灑藥很常見,養蜂人咋不管好自己的蜂?”
雙方爭執不下。那么,群豐村組織灑農藥,該不該通知盧家坪村的養蜂人老鄭?
記者查閱了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養蜂管理辦法(試行)》第1692號文件,其中十二條規定,養蜂者到達蜜粉源植物種植區放蜂時,應當告知周邊3000米以內的村級組織或管理單位;種植蜜粉源植物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在施用農藥3日前告知所在地及鄰近3000米以內的養蜂者,使用航空器噴施農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在作業5日前告知作業區及周邊5000米以內的養蜂者,防止對蜜蜂造成危害。
群豐村與盧家坪村直線距離不過2公里,雙方都有告知義務,但均保持沉默。信義鎮政府了解此事后,派調解員實地走訪,最終在調解員的耐心調解下,雙方達成了和解。“鎮政府通過微信、宣傳欄、村級喇叭等形式向村民們宣講了噴灑農藥的時間點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希望各位‘養蜂人’能多留意,避免此類糾紛發生。”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
如何能盡量防止“花蜜”變“毒蜜”?市植保植檢站站長劉興旺介紹,春耕時節,為保障糧食安全,區農業局根據相關項目在病蟲害發生時期統一發放農藥,并由村級組織落實發放到農戶手中。希望廣大養蜂戶在田間管理的關鍵時期,能多關注農業部門施藥公告,同時,號召農戶們盡量在油菜開花前防蟲,花期只防病不防蟲。
“養殖蜜蜂是件技術活,平日里除了要時刻關注天氣,還要防范蜜蜂吸入農藥,尤其是春耕期間。”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博士張玉波作為平武縣的一名“養蜂人”,他也勸告同行,近期養蜂要留意放蜂時間,避開打藥期放蜂,同時,放蜂地點最好離可能打藥范圍2公里以上。
(涪江觀察記者 曾晨 文/圖 部分為視覺綿陽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