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居住環境事關民生福祉,今年以來,我省大力推進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不斷提升人居環境品質,讓老舊小區居民“安居”更“宜居”。
近段時間,在自貢市榮縣西街、南街片區,隨著施工圍擋的拆除,附近居民發現串聯著眾多老舊社區的街道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自貢市榮縣荷花池小區居民 程惠蓉:原來走路的話眼睛要看著地下走,坑坑洼洼的,就害怕踩到。現在到處寬寬整整的,看到很高興,這下對了。
老城的“煥新”,得益于當地去年開工的中部片區城市更新及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街巷面貌、雨污管網等基礎設施都在這次改造中得到提升。通過問需于民找“痛點”、問計于民解“難點”、問效于民補“缺點”,住建部門分類確定改造內容,分段分批加速推進施工。
自貢市榮縣南街社區居委會副主任 朱思昱:我們社區在改造之后收到的投訴和抱怨都會變少了,能夠明確地感受到大家對(老舊小區)改造這項民生工程是非常滿意的。
截至目前,自貢榮縣已實施片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8個,惠及19000余戶居民。今年,當地還將投資4。3億元,分兩批次啟動多個改造項目,涉及居民超過9000戶。老舊小區改造,既要改得出,更要管得好。位于南充市高坪區的棉紡廠小區修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小區基礎設施老舊、缺少物業服務,難以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需要,而去年開始的改造給這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南充市高坪區龍門街道嘉龍社區棉紡廠小區居民 奉萍:我們以前小區設施設備都很老化,生活也不方便,現在改造過后,變化很大,設施設備有了新的變化,我們都很滿意。
與此同時,小區還通過成立黨小組、業委會、自管委等組織,調動群眾參與小區改造治理的積極性,量身定制“需求清單”,切實解決居民生活的痛點,大到房屋修繕,小到保潔選聘,都可以通過居民共商“壩壩會”進行解決。
南充市高坪區保障住房管理中心主任 張天鵬:今年計劃新改造老舊小區61個,將惠及居民5000余戶。我們將因地制宜、因需制策,以居民迫切需求為著力點,有序、高效地推進項目的建設進度,真正把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到群眾心坎上。
記者從省住建廳獲悉,今年我省計劃開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5139個,一季度已開工項目1421個,開工率達到27。6%,超過時序進度17個百分點。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