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曾晨
“您好,企業具體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我們立即發給您。”4月8日,走進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企業服務科,工作人員正積極協調解決或轉辦督促企業訴求。據介紹,通過“綿企通”收到企業咨詢惠企政策的,都將第一時間進行精準匹配。
去年,《綿陽市打造“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營商環境19條措施》《綿陽市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印發,提出要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辦事水平,建好用好“綿企通”等線上平臺和“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專題座談會等線下活動,暢通企業訴求反映渠道,認真及時受理企業各種合理合法的建議、意見、投訴、困難和問題。
“通過線上提交,相關部門就能快速響應企業的需求。”對此,不少企業負責人體會很深,“‘綿企通’不僅提高了辦事效率,更減輕了企業反映和解決問題的時間成本。”
近年來,綿陽刀刃向內、轉變職能,以“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實用思路指導全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有需必應
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最大程度回應企業的合理合法訴求
去年底,四川玖誼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搭載著“綿陽造”國產醫用回旋加速器的貨車從經開區緩緩駛出,發運至非洲肯尼亞的內羅畢西部醫院。這是“綿陽造”國產醫用回旋加速器首次走向海外市場,也是“綿陽造”核醫療高端裝備,走出國門、成功出海的典范。
從一開始的2600平方米廠房發展到如今擁有3萬平方米廠房,四川玖誼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僅用了4年多時間便實現了突破。“企業剛落地的時候,相關部門主動積極地幫我們找廠房、談租金,項目報批所需要的手續也由項目專員整理成清單,我們按清單準備資料,順利完成了批件。”四川玖誼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經開區“保姆式”服務點贊。
產業園區是企業發展的主要載體,也是服務企業的最前線。綿陽出臺了《關于向市屬園區放權賦能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加大力度簡政放權,合計向4個市屬園區下放市級管理權限51項,向8個縣(市、區)轄園區合計放權賦能1276項,基本實現“園區事園區辦、企業辦事不出園”。
在綿陽,這樣的場景時常可見:項目剛簽約,土地就整理好了;企業一入駐,審批手續“秒”辦好;生產線正在建設,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已經有了著落……綿陽一系列“有需必應”舉措讓企業“輕裝上陣”,讓項目建設加速推進。
無事不擾
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干擾,為企業創造自由、寬松的生長環境
據介紹,綿陽持續開展“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進一次門、查多項事”綜合檢查,并積極強化智慧監管,構建監管事項全覆蓋、監管過程全記錄、監管數據可共享、監管結果可追溯的智慧監管體系,真正減少涉企實地檢查頻次。同時出臺《涉企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涉企一般違法行為從輕行政處罰清單》《涉企一般違法行為減輕行政處罰清單》“三張清單”,并動態調整,及時向企業公開。
但“無事不擾”不等于“無事可做”,更不是“有事不管”。
為進一步營造公平有序、包容審慎的營商環境,綿陽開展“清淤治亂·清風護航”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在全市深入推進一線監督“護航”、從嚴查處“清淤”、專項整治“治亂”、協作配合“聚力”、激勵擔當“撐腰”五方面工作,查處破壞營商環境問題202件24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79人,形成強烈震懾,堅定企業信心,讓營商環境“無事不擾”的同時,又做到監管“無處不在”。
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綿陽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圍繞政務服務質效提升、涉企重點領域改革、要素保障通暢便捷、監管執法包容審慎、暖企親商整體協同等方面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綿陽經濟高質量發展釋放更多強勁動能。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