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涪城區的六合居小區,工人們正在對剛剛搭建完成的腳手架進行最后檢查,城建監察人員也來到現場開展例行巡查,確保后續的老舊小區外墻改造安全、順利開展。
“屋頂防水基本上快完工了,樓梯間的翻新和欄桿更換也基本完成,目前即將進行的是外墻的排危和翻新。”涪城區征地拆遷與舊城改造服務中心舊改股副股長任智淵說。
六合居小區建成于1992年,已有30多年房齡,加之經歷了5·12地震,屋頂漏水、墻體裂縫、樓道老舊、污水管網堵塞等問題嚴重影響著居民們的正常生活。
居民魏賓家住頂樓,一到下雨天,家里就有五六個地方漏水,花了幾千元請人處理,也沒能解決。
“以前每到下雨天,屋里就要弄盆子接水,把我郁悶了好多年。”魏賓說,去年,六合居小區開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后,屋頂漏水問題很快便得到了處理,“防水做得很好,很結實,如果我自己花錢去做的話,肯定要幾萬塊錢才做得出來。”
除了屋頂防水,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六合居小區兩個單元已經加裝了電梯,設置了智能垃圾分類箱。
“這個智能垃圾分類箱很漂亮,我們也很自覺地去分類投放,現在蚊蟲少了,臭味也少了。”居民康素碧說。
后續,六合居小區還將實施雨污水管網、地面、綠化、圍墻等改造項目,預計今年底完工。
游仙區機關住宅小區建于上世紀90年代,于2020年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改造前,樓房外觀斑駁,配套不完善,居住環境逐年下降,許多固有的“老毛病”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
(小區改造前)
“以前屋頂漏水、墻面浸水、地下室泡水,地面也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門都沒法出。”小區業委會主任王貴進介紹,經過一年多的改造,整個小區煥然一新,道路平坦整潔、綠化生機盎然、車輛停放有序,電梯、休閑步道、健身設施、新能源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完好齊備。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個需要多方合力的細致工程,除了黨委政府出錢出工,小區居民改造意愿能否統一,也是決定是否能實施改造、是否改造得好的重要因素。
“六合居小區居民此前一直就很想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業委會得知這個事情后,積極主動地征求居民意愿,取得全體居民同意后,便向我們提交相關資料,改造很快就落實了。”任智淵說。
據了解,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全市完成改造老舊小區405個,同時有163個老舊小區新開工改造。
“在重點改造完善老舊小區水、電、氣、路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同時,綿陽還將著力解決小區停車管理、非機動車充電、綠化照明、消防安防等方面的問題,結合完整社區建設、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完善養老托育、體育健身、文化休閑、兒童游憩等方面的服務設施短板。”市住建委房屋征收與補償中心副主任向林表示。
(涪江觀察記者 劉曾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