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正是春種好時節,綿陽各地緊鑼密鼓地忙碌起來,積極開展育秧工作,打好春種“準備仗”,也育出豐收好“苗頭”。
安州
科技賦能
田野煥發新氣象
4月1日,記者在綿陽市安州區黃土鎮永福農機專業合作社看到,經過水稻苗床粉土機粉碎的營養土堆積成“山”。
該合作社生產組長楊興富告訴記者,今年育苗接近一萬畝,周邊的種植大戶、合作社都在這里加工育種,僅育種收入大概就有十來萬元。
近年來,隨著積極培育農機社會化服務主體、發展菜單式服務和訂單式作業,安州區各大農機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也迎來了飛速發展。
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大大推動了安州區農業機械化和專業化水平。據悉,安州區將繼續推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等農機服務新模式發展,推廣高效、智能、綠色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持續助力農業發展更上新臺階。
仙海
春種育秧
育出豐收好“苗頭”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在綿陽市仙海區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們忙碌的身影,成為了春天仙海鄉村最美的“風景”。
平整田地、播種育秧、堆土覆膜……在仙海區抗香村,村民們正在加緊育秧,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該村通過土地流轉,種植了質量更好的制種水稻100余畝。“土地流轉出去了,除了流轉費,每天在這里上班還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太安逸了。”農民們露出幸福的笑容,紛紛表示,今年一定又是個豐收年。
為幫助種植戶打牢糧食生產基礎,仙海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興建溝渠蓄水池,相關部門加強服務保障力度,在加強農資供應保障的同時,加大對春季農資市場的監督檢查,確保不誤農時,抓好春耕生產。
(安州融媒 涪江觀察記者 安崢 李錦輝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