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以色列軍方宣稱,自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軍在加沙地帶“消滅”超過9000名“恐怖分子”。然而,以色列《國土報》3月31日援引以色列國防部一些官員和以軍官兵的話報道,其中一些所謂的“恐怖分子”可能是平民,他們唯一的“罪行”就是進入以軍部隊自行劃設的“殺傷區”,而且不知道這種無形的界線在哪里。
“都是‘恐怖分子’”
《國土報》舉例說,根據以色列軍方發布的一項戰果,在以南部城市阿什凱隆遭到火箭彈襲擊后,以軍確認一名從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發射火箭彈的“恐怖分子”,命令空軍攻擊并消滅這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人員。
然而,卡塔爾半島電視臺一個多星期前發布的視頻顯示,在以軍實施上述攻擊行動時,有四名而非一名男子,身著便裝,結伴走在一條寬闊的路上。在他們兩旁沒有別人,只有住宅廢墟。一架以軍無人機突然發射導彈,兩名男子當即死亡。其余兩人受傷,試圖逃離。幾秒鐘后,他們被第三枚、第四枚導彈擊中,湮沒在大火和煙塵中。
一名以色列國防軍高級軍官向《國土報》證實:“這是一起非常嚴重的事件。他們沒有武器,并未對他們所行走區域的以軍部隊構成危險。”一名了解情況的情報官員說,根本無法確定那些巴勒斯坦人是否參與發射火箭彈。這些人只是離發射地點最近的人,可能是“恐怖分子”,也可能是出來尋找食物的平民。
這只是以軍在加沙地帶殺死巴勒斯坦人方式中一個公開事例。加沙地帶衛生部門說,以軍行動迄今導致巴方超過3.2萬人死亡。以軍方今年1月在本輪巴以沖突爆發100天之際宣布在加沙地帶打死約9000名“恐怖分子”。
然而,多名以軍預備役和現役指揮官接受《國土報》采訪時對這9000人都是“恐怖分子”的說法表示懷疑。他們暗示,“恐怖分子”的定義可以有多種解釋。一些平生從沒拿過槍的巴勒斯坦人很可能在被打死后被以色列軍方界定為“恐怖分子”。
一名曾在加沙地帶服役的以軍預備役軍官說:“實際上,以色列國防軍在其部隊行動區域內殺死的任何人,都是‘恐怖分子’。”
“即便手無寸鐵”
按照《國土報》的說法,隨著加沙戰事持續,以方所公布消滅巴方武裝人員的數字成為一種“驕傲”的來源,或許是以色列自開戰以來最接近“勝利形象”的戰果。只是,以軍南方司令部一名非常了解情況的高級軍官說,這些戰果并不完全真實。
他說,每次行動結束后,部隊報告的殲滅“恐怖分子”人數都讓他“震驚”。緣由是哈馬斯武裝人員并不成群結隊出沒。“你不用是個天才就能意識到,在汗尤尼斯或杰巴利耶街頭并沒有數百名或數十名武裝人員(集中)與以色列國防軍作戰”。
一名負責向上級報告殲滅“恐怖分子”人數的預備役軍官強調,他們沒有編造戰果,“但是沒有人能確定誰是‘恐怖分子’,誰是在進入以色列國防軍部隊作戰區后被擊中。”一些近幾個月在加沙地帶服役的以軍士兵指出,巴勒斯坦人被打死后是否被列為“恐怖分子”,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是不是在“作戰區”被打死。
“作戰區”即“殺傷區”,指以軍部隊在其停留地點,通常是一棟廢棄樓房的周圍劃設封閉軍事區。一名預備役軍官說:“只要有人進入,主要是成年男性,命令就是開槍射殺,即便那個人手無寸鐵。”
而且,這種“殺傷區”沒有明顯標志,具體范圍由指揮官劃定,并非事先確定。也就是說,實際如何操作,由在場指揮官決定,無論這名指揮官是旅長、營長還是連長。
據《國土報》援引以色列國防官員等知情人士的話報道,一些指揮官不會下令向平民開槍,但一些指揮官甚至高級指揮官在加沙地帶為所欲為。
“對我們的指揮官來說,如果我們在行動區內發現不屬于我們部隊的人,我們就會被告知要格殺勿論,”一名來自以軍某預備役旅的士兵在描述他的經歷時說,“我們被明確告知,即使嫌疑人跑進一棟有人的建筑物,我們也應向該建筑物開火并打死那名‘恐怖分子’,哪怕導致其他人受傷。”
沒有真正的交戰規則
《國土報》提到,以軍去年12月在加沙地帶北部加沙城“誤殺”3名向以軍求救的以色列籍被扣押人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在成功逃跑后,進入了以軍某部隊在加沙城沙賈耶居民區劃設的“殺傷區”。
不清楚有多少手無寸鐵的巴勒斯坦平民在進入這些“殺傷區”時遭射殺。以軍總參謀部的一個小組正在實地調查。
一名參與作戰的以軍高級指揮官說,在加沙地帶北部許多地方,一些平民試圖回到或留在自己的房子里,以保護自家財產。他們并不清楚自己被以軍認定為“構成危險”。他們可能就在以軍士兵所在建筑物旁邊,如果被以軍發現,通常會被射殺。
這名高級指揮官估計,在一些射殺平民事件中,加沙平民試圖前往他們認為以軍部隊已離開的地方,可能是為了找吃的。“當他們前往這種地方時,他們就會被視為可能傷害我們部隊的人,會被射殺。”
關于如何甄別以軍在加沙地帶打死的是“恐怖分子”還是平民,以色列國防軍一名發言人辯解,以軍正在進行對哈馬斯的戰爭,“不斷呼吁平民撤離交火激烈的作戰區,并正努力讓平民盡可能安全撤離”。
這名發言人否認以色列國防軍劃設“殺傷區”,聲稱以軍“逮捕大量‘恐怖分子’或‘恐怖分子’嫌疑人,沒有在激烈的作戰區造成破壞”。
《國土報》指出,以色列國防軍的規則手冊中的確沒有關于“殺傷區”的書面命令,但這不意味著以軍士兵對這一概念一無所知。而且以軍士兵普遍感覺,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中,沒有真正的交戰規則,許多部隊自行其是。(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