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天然氣管道和燃氣器具,進行嚴密性測試,打開閥門通氣點火……隨著一團藍色的火苗躍起,綿陽市經開區友誼街曾記鍋盔店店主曾恒臉上露出了笑容。“這下方便了,不用換氣罐,也更有安全感了!”曾恒說。
近日,經過綿陽港華燃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的檢查調試和經開區住建局驗收合格,經開區首批“瓶改管”示范用戶集中通氣,商戶們陸續告別瓶裝液化氣,用上了更安全、便捷、實惠的管道天然氣。
成立專班 高效推進“瓶改管”
一直以來,燃氣都是市民關心、政府關注的民生大事。
為切實提高城市安全水平,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今年2月,按照《全國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四川省推進瓶裝液化石油氣“瓶改管”“瓶改電”工作方案》相關要求,我市印發《綿陽市推進瓶裝液化石油氣“瓶改管”“瓶改電”工作實施方案》,決定在全市開展不符合標準規范、風險較大的餐飲等場所瓶裝液化石油氣改用管道天然氣或改用電(以下簡稱“瓶改管”“瓶改電”)工作。
為落實好相關工作部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綿陽港華第一時間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據綿陽港華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于今年年初便啟動“瓶改管”工作,與各區住建局、社區人員主動出擊,安排8個踏勘設計小組,實地走訪片區用戶,對天然氣管道覆蓋范圍內所有工商業用戶進行現場勘察,形成臺賬清單。
“在此過程中,住建、社區、綿陽港華工作人員也積極向商戶宣傳‘瓶改管’相關政策,對普遍關心的報裝條件、費用補貼及活動時間等問題逐一解答。”該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綿陽港華已登記各轄區戶數400余戶,針對符合整改條件的商戶,在向商戶詳細說明燃氣管道安裝流程的同時,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
據介紹,為做好這項惠民工程,綿陽港華還成立了5個專項整改施工小組,進行科學排班、優化施工工序等。“效率非常高,一天就完成,對我們正常營業幾乎沒影響。”曾恒對港華燃氣的工作效率非常滿意。
惠民利民 筑牢燃氣“安全墻”
按照《綿陽市推進瓶裝液化石油氣“瓶改管”“瓶改電”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為切實減輕用戶負擔,提高改造積極性,各縣(市、區)政府、園區管委會聯合燃氣公司對“瓶改管”“瓶改電”改造項目給予政府扶持和資金補貼,以“政府獎補一點、企業承擔一點、用戶出資一點”的方式籌措改造資金。
“我已經向社區申請了,現在就等燃氣公司過來做方案了。”看著曾記鍋盔已用上天然氣,隔壁商戶紛紛表示羨慕,“為了用氣安全,確實應該整改,而且現在政府又有優惠政策,我們這邊幾個店鋪都打算改!”
據綿陽港華相關負責人介紹,“瓶改管”項目改造內容包含電磁閥、燃氣泄漏報警裝置、改造所需的管道及配件等,除去政府補助,用戶僅需承擔三成費用。
不僅如此,在后續的使用中,也將為用戶節省一大筆費用。“有政府補貼,我們實際上只花了兩千多元。”經開區錦川餐飲店店主彭先均給記者算了筆賬,“以前我們店里用瓶裝氣,一個月的費用大概1500元;改成天然氣后,換算下來至少要節約六七百元,長期下來就可以節約更多了。”
管道連千戶,真情送萬家。綿陽港華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針對轄區非居民瓶裝液化氣用戶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扎實推進“瓶改管”工程,致力消除燃氣安全隱患,讓用戶更有底氣。(涪江觀察記者 唐甜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