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其予
日前,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這對于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大幅提高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消費品以舊換新能夠通過激勵消費者替換老舊、高能耗的消費品,促進經濟增長、環境保護以及資源有效利用。這一政策不僅涉及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品,也包括家裝廚衛、電子產品等多個領域。當前,我國相關市場綜合體量大,潛在更新需求進入集中釋放期。比如,我國在用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乘用車超過1600萬輛,其中車齡15年以上的超過700萬輛。因此,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增強當前經濟增長動力、鞏固回升向好勢頭的有力舉措,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長遠之策。
從消費角度來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能夠刺激消費者購買新產品,從而帶動相關產業增長。這種政策通常伴隨一定財政補貼或稅收優惠,使消費者在購買新產品時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進而提高其購買意愿。這不僅能夠推動消費品市場擴大,還能夠帶動生產、物流等相關產業發展,增強整體經濟活力。
從環保和資源利用角度來看,以舊換新政策有助于推動資源的循環利用和減少環境污染。通過回收舊的消費品,可以減少對原材料的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時,對于回收的舊產品,可以進行專業處理,確保其中的有害物質得到妥善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也要看到,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也面臨一些挑戰和難點。例如,既要確?;厥盏呐f產品能得到有效處理,也要平衡政府補貼和企業利潤之間的關系,確保政策的可持續性等。在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時,應該建立在消費者自愿的基礎上,充分尊重消費者的選擇和意愿。同時也要注重對消費者的教育和引導,通過媒體宣傳、社區活動等方式,提高消費者認知和參與度。
應該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要制定明確的政策標準和執行細則,包括舊產品回收標準、新產品購買條件、補貼發放方式等,以減少執行中的不確定性,提高政策透明度,激發消費者參與熱情。特別需要建立完善的回收處理體系,確保舊的消費品回收和處理符合環保要求。通過政府和企業合作,建立覆蓋廣泛、操作簡便的回收網絡,方便消費者參與。此外,還要對回收的舊產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測和處理,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此外,政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對以舊換新市場的監督和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消費品以舊換新,應堅持以市場為主,通過政策支持和引導,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去舊更容易、換新更愿意”的有效機制,推動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惠及廣大企業和消費者。(原載2024年3月18日《經濟日報》)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