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點打造農田水利灌溉示范區、農業產業灌溉區和農業蓄水保灌區——
北川:全面提升農田水利設施質效
開茂水庫
唐家山堰塞湖引通濟安工程的引水口
正在建設中的安江干渠
引通濟安工程的引水隧道內
開年以來,北川永昌鎮金龜村鄉村振興稻漁園區創建項目、開茂水庫灌區續建配套項目等陸續開工建設,引通濟安工程、開茂水庫安江干渠建設穩步推進。2024年,北川納入全市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規劃的農田水利項目共10個,總投資1.97億元,目前已開工7個。在深入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中,北川以整治、維修、改造、少量新建完善等方式,全面提升區域內農田水利設施質效,通過打造重點農田水利灌溉示范區、農業產業灌溉區和農業蓄水保灌區,形成具備北川特色的三大農村水利灌溉片區。預計到2026年底,全縣將實現5.85萬畝農田灌溉用水無憂的目標。
□北川融媒張延記者胥江文/圖
目標明確打造三大農村水利灌溉片區
3月12日,北川縣水利局水利管理站副站長瞿明亮與設計單位工作人員前往永昌鎮裕清村,對該村水利設施提升設計方案進行現場查勘。裕清村與福田村坐落在一片平壩中,四周被小山圍繞。“我們村土地平坦,農田灌溉全靠幾個堰塘收集的雨水,由于受水源制約,只能種植旱季農作物。”該村黨總支書記廖鑫告訴記者,現在有了開茂水庫,放水的水渠經過附近,水利部門新建了引水設施,今后不再為用水發愁了,可以發展更多農作物。
在深入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中,北川將裕清村農田水利設施提升改造納入建設規劃中,計劃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將該村的堰塘、水渠進行維修整治,結合蓄水、輸水、提水、管水四大工程建設,形成以開茂水庫為源頭,安江干渠為骨干水網,堰塘串通互補,渠系通暢的灌溉體系,徹底解決該村兩千多畝土地的灌溉問題。
在曲山鎮、都貫鄉等4個鄉鎮實施的茶葉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提升園區基礎設施和茶葉生產設施。同時,新建灌溉蓄水池8口,敷設管網65千米,新建渠道0.6千米。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茶葉園區灌溉體系,預計恢復灌面2000畝,新增灌面1000千畝。
按照全市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工作要求,北川成立了縣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指揮部,摸清底數,梳理現狀需求,聘請專業單位擬定全縣農田水利設施作戰圖,明確總體目標:通過三年努力,計劃投資約2.14億元,以蓄水、輸水、提水、管水能力提升為抓手,實現農田水利渠系暢通、供水保障可靠、運行管護規范高效的農田灌溉水網體系。
北川構建以一大渠灌區北川段、開茂水庫灌區為核心,結合稻漁、糧油、茶葉、枇杷、藍莓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以永昌鎮為重點打造農田水利灌溉示范區,以永安、通泉、擂鼓等鄉鎮為重點構建農業產業灌溉區,以禹里、壩底、白什等鄉鎮為重點建設農業蓄水保灌區,形成具備北川特色的三大農村水利灌溉片區,實現5.85萬畝農田灌溉用水有保障。
完善水網構建區域性水資源配置體系
水網布局不斷完善,農田灌面持續增加。北川通口河水量充沛,而安昌河水量不足,將通口河水引入安昌河的引通濟安工程,是目前北川實施的最大引水工程。記者沿著北川老縣城前行7公里,來到通口河唐家山堰塞湖堤壩,堰塞湖靠山體一側,引通濟安工程引水隧洞入口已建成。
“目前11.318千米的引水隧洞挖掘工作已近尾聲,僅有百米左右了。”引通濟安工程業主單位現場負責人閆東告訴記者,引通濟安工程隧洞4月能夠全線貫通,加上一些附屬工程,預計年底前可以通水,預計最大引流量達8立方米/秒,每年可將通口河的水引入安昌河約8500立方米,為開茂水庫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
開茂水庫坐落在北川縣城旁,是北川到綿陽沿線工業和生活用水的水源保障,目前正在建設的安江干渠,將為沿線農田提供充足的水源。記者在開茂水庫安江干渠北川段項目施工現場看到,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渠道穿過山腳的隧洞,明渠已經成型,渡槽也已澆筑好基座。
據介紹,安江干渠北川段約6.7千米,要穿過多座山體,開鑿12個隧洞,架設8個渡槽。“去年4月,1.577千米的蒲家院子隧洞貫通,這是該工程最長的引水隧洞。”該項目技術負責人盧冠平告訴記者,目前已建設完成3公里多渠道,接下來,還將開鑿總長度1.1千米的6個隧洞。“預計今年底,安江干渠北川段基本實現通水。”安江干渠質量負責人鐘磊說,安江干渠控制灌面3.99萬畝,其中北川灌區控制灌面1.12萬畝。
據了解,北川統籌涪江、安昌河和通口河多水源,根據不同流域不同功能定位,充分發揮水網互連互通優勢,分段實施多流域、多路徑、多目標聯合調度,實現干支流協同調度。“引通濟安”工程建成后,與唐家山水庫工程、開茂水庫、開茂水廠實施聯合調度,構建區域性水資源配置體系,進一步提升安昌河流域水資源能力。
示范引領實現重點灌溉示范區全覆蓋
近日,在永昌鎮金龜村原本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土地整理項目有序推進。據了解,今年1月,投資165萬元的鄉村振興稻漁園區創建項目啟動,預計水稻栽種前全面完工。項目建成后,將新增稻魚養殖100余畝,讓這片撂荒地重新煥發生機。
在開茂水庫灌區一處續建配套項目建設現場,大型工程機械在施工人員的配合下,加緊對排洪溝進行清淤。現場每天保證20多名施工人員作業,預計清淤工作在3月底全面完成,然后進入灌排渠硬化和修復階段,同時還將新建支渠、修復斗農渠,解決片區300余畝農田灌溉用水、500余名群眾飲水問題。
鄉村振興稻漁園區創建項目與開茂水庫灌區續建配套項目是永昌鎮重點農田水利灌溉示范區的一部分,永昌鎮重點農田水利灌溉示范區是北川實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的主戰場,涉及整治塘堰54口、新建蓄水池17個、整治泵站17座等多項內容,建成后灌溉面積將達到2.27萬畝,實現重點灌溉示范區全域覆蓋,同時,將進一步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推動稻魚、糧油、枇杷、藍莓等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北川在全力推進永昌鎮全域灌溉區建設的同時,同步推進縣域其他鄉鎮農田水利設施歲修,發動黨員干部、群眾3000余人次清理維修溝渠62千米,管道45千米,整治塘堰12口,蓄水池232個,提灌站4座。
2024年,北川納入全市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規劃的農田水利項目共10個,總投資1.97億元。在項目清單外,北川圍繞永昌鎮農田灌溉需求,依托現有水利工程和骨干支水網,加快推進一大渠灌區北川段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等項目,大力實施農田水利設施“以獎代補”項目,動員群眾參與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通過實施蓄水、輸水、提水、管水四大工程,確保實現能排能灌、旱澇保收的全域灌溉目標。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