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進入3月,雖然溫度不高,但卻掩不住村民喜獲豐收的心情。在安州區桑棗鎮高峰村的安州區魔芋現代農業園區里,大家正忙著采收魔芋,挖、撿、裝、運一氣呵成,干得熱火朝天(如圖)。連片的魔芋種植地里,只見村民手持鋤頭、掘開土地,刨出一個個結實飽滿的魔芋,這一筐筐新鮮出土的“金疙瘩”,映襯出喜人的豐收景象。村民張會瓊一邊干活一邊告訴記者,“今年的魔芋好得很,做魔芋豆腐特別好吃。”
魔芋對生長環境有比較特殊的要求,一般生長在海拔600米以上。隨著安州區魔芋產業的發展,以往高海拔地區的零散種植、粗放管理的模式,成為限制擴大規模的主要因素。為此,桑棗鎮與西南科技大學、農科院開展校地合作,在高峰村進行低海拔雜交魔芋試點種植,培育出區域性最適合栽培的品種。如今,成功突破規模化發展瓶頸,安州區魔芋現代農業園區種植規模近千畝,畝產量突破400公斤,產值超600萬元。
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峰村還采用“魔芋+玉米+大豆”的套種模式,在實現“一地多收”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農忙時節,魔芋現代農業園區每日雇傭工人80余人次,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魔芋品質的提高,也提升了企業家到安州投資魔芋產業的信心,助力魔芋產業全鏈條跑出發展“加速度”。
“未來幾年,高峰村打算種植魔芋3000畝以上,計劃2025年前,成功創建市級魔芋產業園區,帶動更多村民參與。”高峰村黨支部書記陳寧表示,在發展過程中,還將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在為種植戶提供技術的同時,將魔芋銷售出去,讓村民在家就能增收致富。(尹攀 記者 安崢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