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上春山
何處見春山?
盡在綿陽青山綠水間
這是綿陽大力實施“生態美市”戰略
擦亮的生態底色
也是綿陽人共同植綠護綠
繪出的美好畫卷
今日(3月12日)植樹節
看綿陽何以植青綠
何以護春山
榜樣帶頭 “植”此青綠
在綿陽,我們身邊不乏植綠榜樣。
席成友,北川擂鼓鎮勝利村人,2003年在瓦壺溝村承包了8000余畝荒山,種植中藥材厚樸,其生長周期長達18年以上。
21年時間,席成友牽頭種植了140余萬株厚樸,形成了7000余畝厚樸林。同時,他還帶動當地數十位村民種植厚樸,全村厚樸林已達1.2萬余畝。
因植樹造林成效突出,席成友2019年被評為“四川省綠化造林先進個人”,2020年被國家林草局聘任為第二批鄉土專家。
植樹造林不僅需要榜樣,更需要全民參與。如今,綿陽涌現出更多“植樹人”,他們也在行動!
植樹節前后,在涪城區、游仙區、安州區、仙海區、三臺縣、平武縣、梓潼縣……一批批干部群眾和志愿者們自發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給家園增彩、為山野添綠。
近年來,綿陽堅持植綠,深入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和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持續推進大規模綠化綿州行動,積極推進長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退化林修復、人工更新等國、省重點營造林項目建設。
截至目前,已完成營造林144.5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6.13%,全市共580萬余人次參與全民義務植樹活動,栽植、撫育各類苗木超過1700萬株。
“植”此青綠 更要護此青綠
近年來,以生態美市戰略為引領,綿陽對古樹名木的保護邁上了新臺階,以“一樹一策”等務實舉措,留住我們身邊的綠色。
綿陽梓潼縣演武鎮東山村境內,護林員張春斌沿著林間小路,巡視村里的67棵千年古柏。
護林工作他干了7年,尤其在每年1至5月重點防火期,每天的巡視都要花上四五個小時,圍繞東山村古柏林區方圓五公里,開展森林防火和病蟲害的預防,“古柏王”是關注的重中之重。
古柏王樹高29米,約有10層樓高,是整條翠云廊最古老的柏樹,樹齡約2300余年。張春斌目睹了古柏保護推進的寸寸腳步↓
↑古柏王 市林業局供圖
2016年,古柏王的周圍立起了護欄。
2021年年底,梓潼當地推行林長制試點,張春斌成為管護東山村境內古柏的林長。
2022年上半年,古柏林沿線啟用了移動報警設備,進一步防范人為對古柏帶來的隱患。
2023年,古柏王獲評全國100株“最美古樹”。
2023年年底,綿陽全市又推行“一樹一策”,保護的措施“因樹而異”。
在生態美市戰略的引領下,綿陽全力守護森林資源,全面加強古樹名木保護。
數據統計,綿陽全市現有古樹群42個,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14712株。其中,一級古樹373株,二級古樹790株,三級古樹13547株,名木2株;有樹齡千年以上古樹74株,兩千年以上的古樹2株。
古樹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并得到有效保護。
近年來
綿陽“植”此青綠 增綠添彩
同時守住青綠 讓生態資源存續
綿陽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在生態美市戰略的引領下
必將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底氣
(戴芝橋 李雨桐 尹攀 林世琪 何建平 葉南君 黃海 涪江觀察記者 李春梅 熊美娜 李錦輝 安崢 周鈺 劉曉東 胥江 謝斌 陳超 劉晏男 張瀚巍 陳冬冬 謝艷 唐云峰 任露瀟 王儻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