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吳楓 攝
四川在線記者 闞瑩瑩 王若曄
近日,2024年省委一號文件《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的意見》正式印發。這是新世紀以來省委連續出臺的第21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
今年及今后一個時期,我省“三農”工作怎么抓?2月2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24年省委一號文件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省鄉村振興局局長蔣剛,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徐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黃曉東和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鄧斌進行了解答。
“主線”怎么干?
實施一批讓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今年以及今后一個時期,我省‘三農’工作主線就是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蔣剛表示,此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均強調,要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在浙江省,“千萬工程”已經實施20余年,探索出了一條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科學路徑。
如何推動“千萬工程”經驗在四川落地落實?發布會給出答案:今年全省將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集中力量、集中要素,推進實施一批讓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建設一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首先是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經過多年努力,我省農村基礎條件已有了很大改善,但在村內道路、供水、通信、農房建設及鄉鎮場鎮建設等方面也還存在一些短板。蔣剛表示,今年將持續推進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通硬化路、鄉村振興產業路旅游路建設,深入實施鄉村水務百縣建設行動,統籌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通信基礎設施能力提升、農村危房改造等工程。
其次,是全域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目前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了93%,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達到了69%,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行政村覆蓋率達到了98%。下一步,全省將推進實施農村“廁所革命”重點項目,深入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鞏固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加快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在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方面,今年將重點推進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快發展城鄉學校共同體,構建縣鄉村醫療衛生一體化服務體系,片區化集約化布局農村基本養老服務,逐步縮小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差距。
在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方面,今年將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平安法治鄉村建設,完善農村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同時,實施鄉村文化振興“百千萬”工程,加快培育文明鄉風。
為確保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有效推進,省委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建立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建立省級財政籌資保障機制,統籌協調各方面力量、整合各類項目資金共同推進,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讓農民群眾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
“底線”怎么守?
以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為重心、“兩促進一提升”推動鞏固脫貧成果提質增效
守牢兩條底線,則是今年省委一號文件的另一個關鍵詞。兩條底線,是確保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確保糧食安全方面,省委一號文件要求確保全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600萬畝以上、產量保持在715億斤以上,并提出實施糧食擴面增產工程、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提高省級財政種糧大戶補貼標準等配套措施。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鄧斌介紹,去年,我省以全面推行田長制為抓手,開展成都平原及全省耕地保護專項整治,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等措施,全省耕地保護形勢持續好轉。2023年預計全省耕地可凈增加50萬畝以上,實現全省連續三年耕地凈增加。
一個現實情況是,當前耕地資源約束日益趨緊,糧食擴面難度較大。蔣剛介紹,下一步,四川糧食增產的工作重心放在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上。
今年全省將啟動“百縣千片”建設行動,以90個糧食主產縣為重點,每年布局建設1000個糧油作物千畝高產片,由點到片、由片到縣,全要素集成、整建制推進大面積均衡增產。
同時,全省將創新開展千畝高產展示拉練、百畝高產攻關競賽、全省“糧王”爭奪賽。每年評選10個高產競賽先進縣、20個科技增糧先進單位、50個四川“糧王”進行獎勵。
今年單產提升的目標已經確定。蔣剛透露,將通過挖掘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糧油作物增產潛力,力爭全省糧食單產再提3公斤。
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方面,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大欠發達地區幫扶力度、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提高產業和就業幫扶實效、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徐斌介紹,今年將實施防止返貧常態化監測幫扶體系促進計劃、脫貧群眾持續增收體系促進計劃、脫貧地區內生發展動力提升計劃,推動鞏固脫貧成果提質增效。
“重點任務”怎么抓?
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發展、推動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點起好步
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是今年省委一號文件突出的三個重點。
發展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方面,提出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要求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發展、做大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同時,部署開展農民工高質量充分就業行動,要求確保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保持在2500萬人以上。
現代鄉村產業發展對于建設用地有了更多的需求。鄧斌表示,一方面,四川將盡快出臺細化城鎮開發邊界管理的相關政策措施,明確城鎮開發邊界外零星城鎮建設項目的準入清單和管控要求。另一方面,研究制定《四川省鄉村振興用地政策指引》,出臺四川第一個針對鄉村振興用地政策的“工具包”,全面梳理鄉村振興用地保障政策,指導地方用好用活相關土地政策。
就業是農民收入的大頭。“受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因素疊加影響,農民工就業穩定性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技能素質偏弱、權益保障不到位等問題日益凸顯。”黃曉東表示,下一步,四川將構建“縣級勞務公司+鄉(鎮)勞務專合社+村(社區)勞務經紀人”全鏈條勞務服務體系、推廣應用“蜀我·會找活”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大力實施以工代賑、開展創業培訓和新職業新業態培訓、擴大農民工參加城鎮社會保險的覆蓋面,確保廣大農民工朋友求職有門、培訓有路、維權有助。
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方面,聚焦促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省委一號文件提出啟動深化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點、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農村金融服務等改革舉措。
徐斌介紹,今年農村改革重點在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同時,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規范集體經濟組織運行機制。還要加快探索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改革。省委、省政府部署在成都西部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和20個縣(市、區)開展改革試點,今年要著力推動試點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方面,省委一號文件明確按照示范引領、梯次推進、整體提升的工作推進機制,建立省級財政籌資保障機制,統籌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實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補短補缺五年計劃。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