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開年后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農資儲備、配送等工作是保證春耕生產的重要一環。為確保春耕生產各類優質農資儲量足、品種全,綿陽各地“早”字當頭,為農業穩產豐收打足了“底氣”。
2月25日,在三臺縣郪江鎮大佛寺村,一大早,村民王直兵就到村上的農資直銷部購買肥料。自從去年9月郪江鎮供銷社在村上設立了直銷網點后,他買肥料等農用物資不僅更方便,而且每包材料比在市場上購買還要便宜些,品種更全,配送也更快。
王直兵告訴記者:“我們騎個三輪車十多分鐘就可以到銷售網點買到所需的東西,農忙的時間不得空,打個電話他們就送貨上門。”
據介紹,為更好地為農民提供服務,當地在距離場鎮較遠的村組建了16個供銷分社,在農資供應上,采取“鎮供銷社—村供銷分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的模式,由鎮供銷社統一采購農資商品,分送至村供銷分社,村供銷分社配送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手中,確保農資商品穩價保供。
眼下,正是春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在北川高安村云華家庭農場的500多畝油菜田里,縣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與3名無人機飛防人員一起開展油菜病蟲害統防統治和飛施硼肥作業。
“以前人工打藥的時候,時間又慢,工價又高,還不容易打均勻,一旦得了病我們的損失就很大。”云華家庭農場負責人李云華說,現在無人機打藥就很好,時間又快又均勻,還不用給一分錢。
據了解,今年北川全縣油菜種植面積8.3萬畝,納入全縣“稻油-玉油”輪作統防統治補貼的為1.75萬畝,入春以來,當地采取“統一藥劑、統一時間、統一防治、分塊作業”的“三統一分”開展免費飛防作業。對輪作外的油菜面積,當地組織專業的農業技術人員、飛防隊伍,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提供現場培訓指導和飛防服務,全縣油菜病蟲害防治工作實現了智能化、精準化。
(張輝 楊秀玲 儀瑞奇 涪江觀察記者 王何力 李春梅 胥江 唐云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