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高標準農田建設一頭連著糧食安全、一頭連著農民增收,是推進鄉村振興、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舉措。2月26日,走進游仙區信義鎮白馬村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記者看到,施工人員正拿著鋤頭、鏟子等工具,一邊整理著新建的溝渠,一邊安裝U型排水渠(如圖)。
“現場每天至少有20個工人進行施工作業,后續還會繼續增加人員。”白馬村黨委書記董明書告訴記者,項目預計今年6月份完工,完工后將解決白馬村農田灌溉用水問題,也方便機械化耕種。
據了解,白馬村共有種植面積2300余畝,常年來,受田地零散、水利灌溉設施配套不全等問題影響,導致農田減產、機械化耕種不便。記者了解到,自去年游仙區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以來,曾經零散的“糧地”,逐漸變成了“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產量高”的現代化高標準農田,并通過田、水、路綜合整治與科學配套,不斷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高標準農田的建成,不僅節省成本,又提高了糧食產量,實現耕地質和量的雙提升。
“農田整理后,我們機械化操作更方便了,旱澇的問題解決了,U型渠、T型渠對農田的排濕有好處,給我們的糧食增收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希望能早日完工,投入生產使用。”白馬村村民王汝勇說。
目前,游仙在建高標準農田7.9萬畝,總投資約2.7億元,涉及全區7個鎮94個行政村。(李靜潔 葉南君 記者 周鈺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