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尋中國科技城的“創新密碼”
“萬千氣象看四川”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綿陽
長虹多媒體電視生產線
2月19日,“萬千氣象看四川”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走進綿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四川日報、四川廣播電視臺、四川新傳媒集團等中央、省級主流媒體把鏡頭和筆觸對準綿陽,聚焦新質生產力,先后走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館、高比能鋰金屬電池中試平臺、四川長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東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個點位,對綿陽堅持創新引領,深入實施“五市戰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實地采訪報道。
【關鍵詞】創新基因
科技綿陽果然名副其實
創新,是綿陽最為寶貴、最具優勢的發展基因。
在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館展廳內,仿生四足機器人、高能X射線FLASH放療儀、輕小型高分辨率SAR衛星等“黑科技”展品輪番亮相,在多媒體影片、三維立體動畫和交互式展示等展陳技術的加持下,采訪團開啟了一次綿陽獨特的“科技創新之旅”。
在創新歷程展區,一個個特殊年份拉成一條時間軸,讓參觀者穿越“時光長廊”,走進中國(綿陽)科技城的“前世今生”;創新平臺展區內,人才智囊以及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形成一張巨大的“科技創新網”;而產業技術創新展區更直觀展示了綿陽“因科技而生,因創新而變”的生長張力。電子信息、先進材料、裝備制造等特色優勢產業,核技術應用、激光技術應用、新型顯示、智能機器人及無人機、生物醫藥及醫療裝備等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企業一一映入眼簾,讓采訪團目不暇接。
腳步更替、步移景異,“創新基因”正在綿陽迅猛生長。每到一處,無不展現出“綿陽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深入實施科技立市戰略,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的決心、信心、雄心。
正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四川總站記者郭嘉所說,展廳里的“黑科技”正是綿陽廣泛匯聚創新要素,積極暢通供需兩端,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不斷把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動能的最直觀體現。科技綿陽,果然名副其實。同時,更期待綿陽的這些“黑科技”,比如高能X射線FLASH放療儀能更廣泛地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關鍵詞】同時發力
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
傳統鋰電池體積大、質量差,而鋰硫電池小型化、輕量化是最大優勢。一進入高比能鋰金屬電池中試平臺四川成科國重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展廳,采訪團就被展廳內兩款電池吸引,并主動上前感受其體積、重量差異。
“新,很少見,讓人眼前一亮。”是采訪團最大的感受。
據悉,高比能鋰金屬電池中試平臺依托電子科技大學深厚的科研背景,其研發的電芯實際比能量高達600Wh/kg,是現階段鋰離子電池的3倍以上,可應用于高安全通信、航空航天、大電流物聯網等領域,最低工作溫度可達-60℃,具有國際先進性水平。
而在一天的走訪中,采訪團發現,在綿陽,這樣“同時發力”的案例還有很多。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創新展廳的高能X射線FLASH放療設備目前已成為全球首創、技術完全自主可控。FLASH設備將腫瘤放療的劑量率提高到一萬倍以上,放療療程從1個月壓縮至1秒鐘,癌癥細胞被正常殺死,而正常組織毒副作用大幅降低,為腫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療方案。
“堅持‘自主創新+協同創新’轉型發展的長虹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日報四川記者站站長劉俠表示,就拿長虹集團下屬控股子公司——四川長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來說,其堿錳電池依托競爭力實驗以穩定的品質、高效的服務暢銷全球市場,公司已成長為全球領先級的高端電池制造企業之一,是中國西部最大“高倍率圓柱鋰電池”生產基地。
【關鍵詞】綿陽速度
一流的營商環境加快“樣品”變“商品”
“這是一款點不燃的假發,非洲市場非常暢銷。”“用這款材料做的汽車玻璃即使碎了也不會掉下來,粘連性很好。”……采訪現場,東材科技的特種馬來酰亞胺、艾弗瑞無鹵阻燃共聚聚酯織物等產品不時收獲贊嘆聲。
據悉,東材科技是國內高端PCB用特種電子樹脂供應商,已成為替代國外同類產品的國內唯一供應商。
東材科技、高比能鋰金屬電池中試平臺、巨星(綿陽)稀土永磁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埃克森新能源電池產業園項目,這些“行業巨頭”為何都選擇綿陽,成為采訪團關注的焦點。
“綿陽政策好、環境好,我們就來了。”四川成科國重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雷天宇直截了當說出了答案。
科技成果轉化搶的就是時間,一條時間線也印證了雷天宇的說法:高比能鋰金屬電池中試平臺從2023年4月3日與綿陽達成合作意向,到9月15日中試線建設完成。5個月的時間里,綿陽提供了保姆式、一站式、全流程服務:加快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邁向“應用場”。
刷新行業建設周期記錄的還有位于綿陽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的巨星(綿陽)稀土永磁新材料產業園項目,2022年5月18日簽約、7月29日開工、同年10月底開始全面施工建設,“綿陽速度”由此可見一斑。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綿陽的底氣,更是企業和項目來綿“安家落戶”的“定心丸”。當前,綿陽在全省率先成立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五大行動”,線上建立綿陽企業家微信群,線下舉辦“優化營商環境面對面”專題座談會,持續打響“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綿陽營商環境品牌。(記者 謝艷 楊沐琪/文 陳冬冬/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