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沈陽市開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共富專項行動,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主體作用,不斷拓寬村民增收渠道,提升村級集體經濟造血能力,實現村集體和村民“雙增收”。
產業興,鄉村強、村民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既需向內開掘、深挖潛力,又需向外拓展、相互借力。以先富先行村為龍頭,組織周邊經濟較弱的村聯建“致富共同體”,大力整合項目、土地、資金、資源、人才等關鍵要素,努力形成優勢互補、抱團取暖的理想格局,從而達到交相呼應、相得益彰的共富效果。
攜手共富,集中連片共贏。抱團聯建的過程中,黨組織發揮著示范引領、統籌協調的關鍵作用,可以充分整合資源、協調各方,讓各類優勢資源投入到壯大村集體經濟之中,實現壯大村集體經濟和村民富裕的“雙贏之效”。制定共富計劃、強化人才支撐、開展業務培訓、強化崗位練兵,可以持續增強攜手共富的思想基礎和智力支撐。
擰成“一股繩”,共富有活力。抱團聯建,既是發展共謀、要素共用,也是同題共答、成果共享。圍繞壯大集體經濟、培育特色產業、擴寬增收渠道,出點子、想辦法、找答案,在富民興產、強村助農上求突破、促發展、抓融合,讓廣大農民群眾感受到共同富裕帶來的實惠與喜悅。圍繞本地特色產業,統籌地域相鄰、資源相連、產業相近村,在物資采購、技術指導、品牌打造、產品銷售等環節加強貫通融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營效益,增強鄉村產業聚合力。
好風憑借力,抱團促增收。聚焦壯大村集體經濟,旨在通過資源共享、相互借力,實現互利共贏、生活共富。由黨組織牽頭領辦合作社、探索開展聯村共建、飛地抱團、強弱聯合等舉措,可以更好地盤活現有資源、增強規模效應、延長產業鏈條,真正實現先富帶后富、攜手共同富的理想目標。加強村企對接、精準幫扶,通過項目共建、資產參股等方式,為村集體經濟輸血賦能。圍繞發展特色農產品銷售、勞務輸出等項目,進一步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幫助更多的群眾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在基層黨組織的統籌下,在村與村之間大力實施結對共建、抱團聯建,進而實現項目、土地、資源、資金、人才共享共用,方能讓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穩、越走越寬。(李飄飄)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