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北川壩底鄉舉行羌鄉特色美食“千人宴”,人們用圓桌排成大大的“羌”字,一起聚餐。
12月21日,鹽亭縣黃甸鎮幼兒園小朋友展示制作的糖葫蘆。
12月21日,江油市人民醫院職工和患者歡聚一堂包餃子。
12月21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意味著今冬“數九”寒天開始。在綿陽城鄉,人們以喝羊肉湯、吃餃子、參加趣味活動等方式迎接冬至的到來,到處洋溢著歡慶祥和的氛圍。
□王趙妃 許統 記者 王儻 彭紫薇 朱博文 陳元松 唐云峰 李春梅 劉曉東 文/圖
涪城
餃香四溢鄰里同樂
冬至前夕,涪城區吳家鎮廣福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了“餃香暖冬至濃情聚廣福”活動。轄區400余名群眾與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志愿者與居民們一起動手,燉羊肉湯、包餃子,現場熱鬧非凡。老年人還分組進行了包餃子比賽,歡樂的氛圍中,熱氣騰騰的餃子和香味四溢的羊肉湯很快出鍋。隨后,大家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嘮家常,村文藝愛好者們的K歌比賽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此次活動不僅增進了鄰里情誼,也為鄉村營造了和諧美好的氛圍。
北川
羌味冬至千人盛宴
北川壩底鄉在冬至時節舉行了主題為“冬至羌味濃,情暖壩底鄉”的羌鄉特色美食“千人宴”。廣場上,圓桌排列成大大的“羌”字,各村村民紛紛拿出自家拿手好菜。經驗豐富的村民在大灶前精心攪動羊肉湯,濃郁的鄉情彌漫在空氣中。中午時分,羊肉菜品、北川臘肉等美食上桌,男女老少圍坐共享,每一口都飽含羌鄉人民對冬至的獨特情感。雙合村村民張燕表示:“這樣喜慶的氛圍,讓大家倍感溫暖,很有歸屬感。”
鹽亭
老少同堂冬至團圓
鹽亭縣黃甸鎮黃天壩社區開展了“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活動。幼兒園小朋友與社區老人相聚一堂,制作糖葫蘆、包湯圓,傳遞著溫情與關愛。在工作人員與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們將水果串成糖葫蘆,晶瑩剔透,香甜誘人。社區老人則專注于包湯圓,煮好后,工作人員還為獨居老人送上門。幼兒園負責人陶蘭表示,此次活動讓小朋友學會制作糖葫蘆,加深了對冬至節氣的認識。老人李云碧笑著說:“自己包的湯圓,吃得開心。”社區經常舉辦關愛活動,深受大家好評。
江油
醫院關懷情暖患者
江油市人民醫院舉辦“餃動人心、情暖康復”主題活動?;顒油ㄟ^知識競賽、游園活動、包餃子等形式,為醫院職工與患者帶來濃濃的節日氛圍與關愛。治療師為患者講解拐杖、輪椅使用及康復技能,組織知識競賽與游園活動,幫助患者提高身體協調性與靈活性。最后,大家一起包餃子,交流趣事,歡聲笑語不斷??祻歪t學科主任郭純良表示:“我們在康復治療同時,注重與患者情感聯系,讓治療更暖心。”
冬至之際,江油家家戶戶忙著腌臘肉、灌香腸。在建興市場,肉攤掛滿灌好的香腸,攤主們熟練地絞肉、調味、灌腸、捆扎。前來排隊加工香腸的劉大姐說:“臘肉香腸是過年必備年貨,要多準備些,團年飯吃著喜慶,圖個新年好彩頭。”匯星超市學府苑店內,顧客們選購肉品加工香腸。超市精肉區主管母志清介紹:“臨近年關,灌香腸和腌臘肉的顧客增多,每天銷售約200斤香腸肉和臘肉肉,超市還提供免費加工服務。”
三臺
羊肉飄香賓客盈門
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冬至前后,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走進鄉村,吃農家飯、賞鄉村景。
近日,在三臺縣建平鎮芝麻村的初一農場,還不到中午12點,已是賓客盈門。“二號桌的羊肉上了沒有?趕快哦”“五號桌加一斤羊雜”……農場老板劉小英一邊提醒服務人員,一邊幫忙配菜。
劉小英說,冬至前后,來農場吃羊肉的客人增加,最多的時候一天有20多桌客人,營業額能達到12000元。
“冬至節了,我們一家人專程從縣城過來吃羊肉湯,這邊的羊肉湯鮮香爽口,風景還好。”食客謝耀說,中午吃了羊肉湯,下午到山頂的露營基地圍爐煮茶、運動聊天,很是愜意。
游客何美紅說:“羊肉好吃!下午在這里喝茶曬太陽安逸得很,還能買臘貨。”
在三臺,像初一農場這樣把美景、美味、農家鄉土氣息融合的鄉村休閑打卡地還有很多,這不僅讓農場主們嘗到了甜頭,也有效地促進了鄉村經濟的發展。
梓潼
美食品鑒氣氛熱烈
12月20日,為期三天的綿陽市梓潼縣鄉村文化旅游季暨“游狀元第品演武羊”美食文化活動開幕。文藝演出、騎游、特色美食品鑒等活動讓現場成為了歡樂的海洋。
開幕當天的重頭戲是演武羊烹飪技能大賽,現場帶來的是味覺與視覺的盛宴,為冬至佳節增添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8組參賽隊伍以梓潼縣演武鎮特有的生態黑山羊為主要食材,用巧手和匠心,現場做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獨具特色的美味佳肴。
在展示區,菜品九羊起泰創意十足,涵蓋了羊頭、羊舌、羊耳、羊脖子、羊脊骨、羊肝、羊散丹、羊脯扣肉、羊肉鑲碗,讓人垂涎欲滴。
在烹飪區,大廚們從食材挑選到調味尺度,再到火候和時間把控,每一個細節都是對美味的極致追求。
比拼現場還特別設置了觀眾試吃環節,現場觀眾積極參與。“沒想到羊肉可以做這么多好吃的,這個羊肉包子太鮮美了!”觀眾陳曉娟說。
在眾多現場烹飪的美食中,人氣最旺的還屬烤全羊,吃到的人都直呼“真香”。
當天,專家評委和大眾評委依據菜品的色澤、香氣、味道、創意及營養搭配等多個方面進行打分,分別評選出了最佳特色獎、最佳口味獎、最佳傳承獎、最佳創意獎,并進行了現場頒獎。
編輯:李志